非共形电磁区域分解算法及其应用

来源 :2015年全国天线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xianfeiain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区域分解方法是近年来快速发展的一种数值方法。报告将较为系统地介绍该方法在电磁计算领域的国内外发展状况,尤其是近年来的一些突破性进展。同时,报告将具体地介绍北京理工大学电磁仿真中心在区域分解合元极算法,尤其是近期非共形电磁区域分解合元极算法及其应用的一系列最新研究成果。
其他文献
本文设计一种新型超宽带双陷波介质谐振器天线.通过将薄的低介电常数的介质片插入介质谐振器和金属地面之间,可以极大展宽介质谐振器的工作带宽.同时在介质谐振器一侧短接金属壁,介质谐振器天线尺寸可以减小一半以上,实现了小型化设计.在靠近天线馈电探针一侧,印制一倒ψ型谐振贴片,实现了天线的双陷波特性.利用HFSS仿真软件对该天线进行设计仿真,结果表明在超宽带工作频段3.1GHz~10.6GHz内,实现了WL
本文提出了一种应用于室内分布系统中的双频(698~960MHz/1710~2690MHz)双极化全向吸顶天线.该双极化天线由垂直极化天线和水平极化天线组成.垂直极化天线为非对称双锥结构,水平极化天线由一个三单元的印刷偶极子圆阵组成.全频段电压驻波比小于1.8并具有良好的全向辐射特性.低频段(698~960MHz)和高频段(1710~2690MHz)极化隔离度均大于20dB.该天线可以很好地应用在2
提出了一种新型的超宽带(UWB)天线,且该天线基于作者提出的新型介质集成悬置微带线,拥有多层结构.采用PCB加工技术,使得天线成本较低.通过电磁仿真软件仿真分析得出,该天线工作频率为2.6~14.7GHz,满足UWB天线3.1~10.6GHz的带宽要求,同时辐射效率在90%左右,具有高效率的特性.
本文研究了四频带共口径宽波束圆极化微带天线.采用微带叠层技术实现了UHF与S频段四频带的共口径天线,通过功分网络相移和双馈点方法达到了天线具有宽波束圆极化的性能.应用标准仿真软件HFSS对天线进行了仿真设计,设计结果表明,四频带内电压驻波比小于2,在俯仰角±60°内增益大于-2.5dB,圆极化轴比在工作频带内小于6dB;在仿真设计的基础上,研制天线的工程样机,样机测试结果与设计结果吻合良好,说明了
本文采用一个带有“M”形缺陷地结构的梯形地板,渐变微带馈电,以及用分形技术得到的云状天线辐射贴片,实现了一款新型的具有高选择性抑制能力的小型超宽带陷波天线.天线的VSWR在3.1~11.7GHz的频段中小于1.5.天线仅在5.725~5.825GHz上呈现高陷波特性,陷波频段上的VSWR约为12.VSWR曲线变化陡峭,具有高选择性抑制能力.整个天线的尺寸为19.9mm×19.9mm.
本文对一种新型偶极子天线进行了仿真与研究.文章首先给出了该天线的结构模型,并利用电磁仿真软件对该天线进行了仿真,得到了该天线的驻波系数和方向图特性.不扫描时,天线在0.5GHz~1.5GHz范围内驻波系数小于2.6,扫描至45°时,天线驻波系数仍小于3.这种新型偶极子天线可用于通信、雷达等系统中.
The Chinese Spectral Radio Heliograph(CSRH)requires an ultra wide band feed observing the Sun in radio wavelength on the ground.The feed used in CSRH-I project is a log periodic array.A pair of log pe
本文研制了S波段宽频带宽波束双极化微带天线.利用十字形耦合缝隙和两个正交偏心双线馈线形成馈电网络,实现宽频带双极化特性;运用双层贴片和多层介质加载来展宽带宽和波束;天线安装在金属台内以降低收发天线间的互耦效应.应用标准仿真软件HFSS对天线进行了仿真设计,仿真结果表明,天线阻抗相对带宽达到了22.2%(驻波比小于2);方向图±60°波束范围内增益大于0dB;天线端口隔离度大于37dB.在仿真设计的
室内分布式天线系统的应用日益广泛,面向多模系统的小型化天线是关键技术之一.本文提出一种椭圆弧加载技术拓展平面振子天线的工作带宽.研究发现椭圆弧的长度与频带拓宽部分中心波长的1/2相接近,且对方向图几乎无影响.天线下方采用金属器形成定向辐射,实现天线共形安装.设计实现的天线尺寸约为180mm×150mm×40mm,VSWR小于2.5的天线阻抗带宽为790~2700MHZ,天线增益大于4.5dB,覆盖
在电子信息系统诸如先进相控阵雷达中收/发组件、无线通信基站放大器、微(纳)机电系统和柔性电子学器件及电路研发中,单一电磁仿真及设计方法无法解决其可靠性和寿命等方面的难题,必须发展多物理场计算及设计方法。该报告首先介绍多物理场研究方法中的诸多挑战和机遇;重点介绍电磁激励诱导的多物理过程研究方法,特别是基于多物理作用机理的多物理过程建模、异构算法和软件实现等方面;以及它们在无线通信基站(手机)中放大器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