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表层海水中石油烃降解菌R6-15降解特性的初步研究

来源 :第十五次全国环境微生物学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xglov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以中国第四次北极科学考察期间,在楚科奇海R6站位采集的表层海水为材料,以混合碳源[原油∶柴油=1∶1(v/v),内含萘(终浓度:200 mg/L)、菲(100 mg/L)和芘(50 mg/L)]为碳源,在25℃富集后得到一个能高效降解石油烃的菌群,并通过平板分离获得其中的优势降解菌R6-15.16S rRNA基因测序结果表明,菌株R6-15与Thalassolituus属的T.oleivorans MIL-1 T系统发育关系最为密切,16S rRNA基因序列相似性高达99%.单菌降解实验结果表明,R6-15在常温(25℃)和低温(15℃)下均能够很好地降解石油,相比于本实验室前期分离到的一株食烷菌B-5,菌株R6-15在低温下(15℃)对石油的降解效率(47.71%)远高于食烷菌(23.98%).底物降解范围实验证明菌株R6-15降解烷烃的范围远宽于弯曲菌属模式菌株MIL-1T(C10-C32 vs C7-C20)。目前的研究结果表明,菌株R6-15是Thalassolituus属北极来源的石油烃降解菌,具有良好的降解特性,特别是对烷烃的降解效果较好,其在低温下对烷烃降解的机制值得深入研究。
其他文献
  保水剂由于能够大量吸附土壤水以减少土壤水分的损失,因而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农田农作物的生长。本研究采用大田试验,明确了保水剂对冬小麦生长、土壤物理性质和土壤微生
  本论文通过对石油环境中微生物菌株进行了大量分离培养与功能研究,基因组测序与分析表明这些石油微生物的基因组组成上含有与“贫营养”、“高渗透压”以及“石油烃降解”
会议
  The microbial communities of Naner block of Daqing oilfield,a moderate-temperature (44.6 ℃) and high-wax (30.7%) block,was investigated with the T-RFLP and
会议
  本论文通过对石油环境中微生物菌株进行了大量分离培养与功能研究,基因组测序与分析表明这些石油微生物的基因组组成上含有与“贫营养”、“高渗透压”以及“石油烃降解”
会议
  深海环境拥有丰富的微生物资源,但目前大量处于不可培养状态.本研究采用不同培养基、温度、抗氧化剂添加情况组合成的6种培养条件对南海底泥的微生物进行分离培养,同时根据
会议
  从大庆原油内源微生物出发,以原油为唯一碳源进行长期驯化,构建了能够实现多种底物代谢和多步骤代谢的稳定微生物群落.利用GC、GCMS等手段研究原油降解代谢产物变化,评价微
会议
  本实验模拟原始环境,采用不同温度,并创新性的使用寡营养油井采出液等多种培养基对胜利油田两土壤样品的微生物进行分离培养。结果显示,不同分离方法得到的纯培养微生物数量
【摘 要】高校学生党建工作是高校党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马克思主义接班人的重要阵地,但随着网络技术和信息化的快速发展,影响高校学生思想观念、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的因素逐渐增多,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出现了一些新的情况,本文尝试用科学化的方法分析了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存在的问题并查找原因,为进一步开创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新局面做好铺垫。  【关键词】高校学生党建;信息技术;存在问题;成因分析  高校既是培养
  目前微生物采油技术已成为提高石油采收率的研究焦点,但仅有大量报道运用纯培养和免培养的方法对油井采出液水相和注入水中微生物群落进行分析。本实验采用基因芯片(GeoCh
会议
  长链烷烃降解产甲烷过程普遍存在于油藏、油污土等地下缺氧环境.国内外研究者通过实验室培养获得了长链烃降解产甲烷富集物,发现了数量众多的未培养微生物,但是迄今为止,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