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空间与现代空间的融合—城市设计解读

来源 :第五届全国建筑与规划研究生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oonyun_117_1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城市的发展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应该具有连续性,城市现代空间和城市历史空间的发展之间不应出现断层现象。本文从城市设计方面寻找城市空间形态、城市功能、交通组织等方面的过渡体和中介空间,使城市现代空间和城市历史空间有机融合、协调发展。
其他文献
色彩作为建筑中的重要组成因素,反映了一个地区的历史、地方特征和文化传统;色彩同样在建筑更新以及创造新的都市文化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文章通过对圣·索非亚教堂色彩的和谐性分析,从而突出建筑本身的属性。
以哈尔滨市为例,从现状城市高层建筑布局中存在的问题入手,针对城市地价、交通、土地利用、开发潜力等影响因素,对城市高层建筑布局的对策进行了初步探讨。
对高校校前广场的使用后状况评价研究对于营造和谐、可持续发展的高校户外公共空间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本文应用行为注记、问卷调查等环境行为学的基本方法对华南理工大学正门校前空间进行系统的使用后状况评价(POE)研究,通过对该空间使用者的构成、使用行为特征和使用人群的空间分布等几个方面的调研记录与分析,对该空间做出评价,并在此基础上做出一些改进设计上的探索。
文章详细介绍了广东省博物馆新馆国际建筑设计竞标中的九个参选方案,并以该竞标为例,从个性与特色、创新与诗意、细部与建构、感性背后的理性四个方面分析评述了中国本土建筑师与境外建筑师的差距,指出中国本土建筑师成长中必补的几课。
以格式塔心理学理论为建筑的视知觉动力的理论基础,从诸多方面诠释视知觉动力内涵,分析视觉动力的成因、作用方式,并应用实例说明视觉动力对建筑形态的视知觉的动态影响,为理论增添更充备的解释,可以指导建筑创作与评论,联系社会物质精神文明。
陕西咸阳古渡遗址博物馆设计项目,占地狭长,要求特殊,地形复杂。在设计过程中,面临多种条件的制约与限制,尤其是来自于历史占城文化因素与特殊场地环境因素两方面的制约。建筑作为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法,提出因地制宜的解决方案,力求营造出遗址博物馆特有的场所氛围,探求环境、文化、建筑形式的内在和谐统一。
本文首先简述了西单文化广场的概况;其次分析了西单文化广场的在运行中出现的问题及其形成原因;接着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广场更新的策略与原则;最后,根据策略与原则提出具体的更新设计。
在飞速发展的时代,古老的传统正在逐渐被现代的生活方式所取代,完好的传统街区屈指可数。为什么在建设的同时,不能找到一个契合点,使之和谐永续呢?本文以此为出发点,以前门鲜鱼口街区城市设计为例,探索传统与现代在城市发展中和谐共生的模式。
摒弃系统方法中不合理的因素,以系统方法作为一种认识城市的方法,利用系统方法的理论基础和实践上的可操作性,在长城音乐城规划实践中加以应用,明确制定规划目标,有效而实际地进行系统预测和模拟,并探讨了系统规划的动态布局方式,从而为更好地表达规划师认识城市的方式和途径。
从生态学的观点出发,对城市和谐发展两层含义进行解析。通过对实例的比较与分析,提出遵循自然生长规律是保证城市稳定发展的前提,相生相克原理是城市持续发展的关键,并指出这两点是城市得以和谐发展的根本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