膏方调理体质理论及临床研究进展

来源 :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十四次中医体质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vid_lau8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体质是疾病和证候形成的基础,体质不同,对疾病的易感性也不同.体质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提示阳虚质人群占偏颇体质人群的多数[1][2][3].王琦[4]等调查发现,一般人群中约1/3的人群为平和体质,约2/3的人群为偏颇体质,其中阳虚质9.04%,阴虚质8.27%.针对不同体质人群对疾病的易感性,亟需一种作用和缓、安全便捷,功能纠偏祛病、调节阴阳,且可以长期使用的一种干预方法,这便是膏方.由于阳虚、阴虚体质的演变比较慢,所以纠正阳虚、阴虚体质需要比较长的时间.因此,如何安全有效地使用膏方纠正气血阴阳之偏,达到"阴平阳秘,精神乃治",未病先防,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回顾近10年来正式出版相关论文著作,对各家运用膏方调养、干预阳虚、阴虚、气虚等体质相关研究予以总结.
其他文献
目的:卒中后肢体痉挛可导致肌肉萎缩、关节挛缩等多种并发症。马蹄内翻足在卒中患者下肢痉挛中较为常见,严重影响卒中患者运动功能的恢复。本研究拟探讨超声及电刺激引导下A型肉毒毒素(BTX-A)注射联合早期康复训练对脑卒中患者马蹄内翻足的改善作用。
会议
目的:针对目前临床上对阳虚体质与阳虚证内涵理解出现偏差而致两者在选药用方方面混同不分的现状,文章先从阳虚体质与阳虚证的辨识内容、调治目的、选药组方进行解析,继而从辨体用方用药角度,介绍阳虚体质调体主药主方的筛选方法.通过本文探讨,对于提高阳虚体质调体主药主方的精准性及防控相关疾病的有效性具有较高的临床指导价值.
目的:探讨阴阳运用于体质辨识的可行性以期为未病先防提供可行性干预.方法:依据《黄帝内经-阴阳应象大论》阴阳之论,将文献报道中所达成共识的8种偏颇中医体质类型按其定义内涵进行阴阳归属,运用"诸内者必形于外"的理念遂将8种偏颇体质的临床症状与五脏相对应,进而得出辨识体质生活化的评估标准.结果:8种偏颇体质的类型溯本求原简化为阳虚和阴虚,阳虚中含阳虚质、气虚质、气郁质,且为阳虚的不同程度的表现,阴虚中含
关于体质的概念,1977年,匡调元最先发表了"体质病理学研究"的论文,1978年王琦、盛增秀合作出版了第一部《中医体质学说》的专著,明确提出了"中医体质学说"的内容及有关概念.指出:"体质是由于先天遗传和后天获得所形成的形态结构、功能活动方面固有的相对稳定的个体特性,并表现出心理性格的相关性",它具有三个基本要素,即体质过程论(体质是一种按时相展开的生命过程)、心身构成论(体质是特定躯体素质与相关
胸腺基质淋巴细胞生成素(TSLP)是一种新型的、与IL-7类似的细胞因子,由上皮细胞衍生,可以支持B淋巴细胞的生长、分化以及T细胞增殖,尤其对树突状细胞的活化、分化、成熟和迁移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1994年由Friend等学者首次发现并报道.此后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其广泛出现在变态反应性疾病中,在变态反应性疾病的发病机制中扮演重要角色.现对近年来TSLP及其与变态反应性疾病密切相关性的研究进展作一综
肿瘤是以脾虚为本,痰湿、瘀毒等病理产物相互挟杂,融合在一起的过程,即“正虚阴阳失调,津液代谢异常,气血瘀滞,痰瘀交阻,癌毒乃成”。其临床诊疗过程应中,遵循《内经》明训:“谨守病机,各司其属,有者求之,无者求之;盛者责之,虚者责之”,以建立“脾胃中心辨证”之理论体系,攻克肿瘤这个大难题。
过敏体质是过敏性疾病发生的"体质土壤",调理过敏体质对防治过敏性疾病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王琦国医大师对调理过敏体质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且疗效显著.文章从过敏体质的调理法则、制方思想、主方加减三个方面研究王琦国医大师调理过敏体质的学术经验.
中医体质学作为一门介于中医基础和中医临床之间的新兴学科.中医未病先防实质上就是通过纠正、改善体质,实施疾病三级预防.大肠癌作为目前威胁人类健康的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逐年上升.在减少大肠癌死亡的因素中,大肠癌癌前病变(大肠腺瘤)的早期诊治、综合预防,显得尤为重要.将中医体质学说与中医治未病有效结合是中医预防大肠炎-瘤转变、腺瘤癌变的切入点和有效手段,将为大肠腺瘤的进一步防控提供理论依据.由于前期
据世界卫生组织调查,约1/3的人有睡眠障碍,而中国人的比例高达38.2%,高于世界27%的平均水平.睡眠问题的病因复杂多变,西医诊断以睡眠质量及身心质量作为诊断依据;中医则以阴阳、气血、脏腑等表现作为依据[1].其理论和方法虽多,但普遍缺乏客观精准的预防方案.本文认为,如能结合客观的禀赋体质和当时流年的运气特点因时调理体内的阴阳平衡,将极大帮助减少睡眠问题.
文章在全面考察钱乙《小儿药证直诀》中地黄丸应用范围的基础上,从方剂学的制方原理、用方模式与中医体质学的体质病理、辨体用方双重角度,探讨六味地黄丸辨体与辨证制方的本意,对于推广运用钱乙辨体-辨证用方模式具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