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匮课程问题式案例教学法探索

来源 :全国第二十四次仲景学说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ngxinyu3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案例教学法是金匮课程教学中必不可少的方法,既往多是选择临床案例或期刊杂志、医案专著所载个案,删除原案中有关辨证论治的信息,让学生围绕辨证分析、立法选方、药后调护进行讨论.本文探讨另外一种案例教学方法,即针对教材选录的[医案举例]或网络数据库中名医名家金匮个案,其辨证施治信息完整的特点,由教师详析病案,立足辨证、立法、遣方、调护各方面精心设问,学生参与讨论回答,亦能收到启发思维,激发兴趣,提升学生临床辨治思维水平的效果,使案例教学法形式多样化.
其他文献
目的:医教协同是教育部为了深化中西医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提出的医学教育改革理论,是我国医学教育改革的战略性举措.本文论述医教协同指导下,中医经典课程教学内容与方法的改革.通过对中医经典课程属性分析,探讨中医经典课程教学内容与临床整合的可能性与方法.在中医经典课程的教学方法中,案例式教学、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和讨论结合讲授的教学方法可促进中医经典课程与临床的结合,实现医教协同,提高中医临床医学人才培养的质
目的:针对中医临床基础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对教学方法进行了改革,探讨四维教学在不同专业、不同层次学生中的教学效果.方法:选择湖北中医药大学同一年级3个不同专业共6个班的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不同专业的班级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共3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试验组采用四维教学.研究时间为一学期.课程结束后对三组的基本理论考核成绩、病案分析能力、学习感兴趣(有兴趣、无兴趣)等进行比较.结果:学生客
宋本《伤寒论》共计10卷22篇,其内容以条文形式撰写,每一条文都有独立内涵,阐述一个或多个问题.从《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至《辨阴阳易差后劳复病脉证并治》中十篇之398条,已广为熟知.辨脉法、平脉法、伤寒例、痉湿暍(即前四篇)与不可发汗、可发汗、发汗后、不可吐、可吐、不可下、可下、发汗吐下(即后八篇)条文的编号统计,虽间而有之,但见解不一.本文以刘渡舟《伤寒论校注》(即宋本《伤寒论》)为依据,结合原
张仲景善用酒入药,提出了诸多对酒的认识及禁忌等问题,且所用酒之种类不同,用法有异,功效亦有差别.目前可查文献中,对于仲景用酒方剂的数量和具体用法说法不一,给中医学习、科研及临床带来很大困扰.本文首次将仲景《伤寒论》、《金匮要略》中用酒方剂的条文出处、原文、功效按酒之种类系统总结,并以表格形式列出,条分缕析,便于学者日后检索研究,为后人研讨仲景学说及临床应用提供可靠依据.同时,研究中发现不同版本教材
目的:通过数据挖掘的方法对古代柴胡类方医案腹诊信息进行分析,从而探讨柴胡类方腹诊证治的规律.方法:参考《中华医典》(the Chinese Medical Code)搜集医案(medical case),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得到符合标准的医案;对医案进行规范化处理,建立数据完备、可供分析与挖掘的医案数据库;对其进行频数分析及关联分析;挖掘结果根据腹诊理论进行解释.结果与结论:柴胡类方腹诊证治应用范
基于多层次证据融合理论确立《伤寒杂病论》方治疗慢性病循证决策研究已取得前期结果。研究显示:《伤寒论》各首方剂治疗的优势病证规律显著——每首方剂治疗的病证均有一定的趋向性,即治疗的优势病证各不相同;根据《伤寒论》方循证证据进行排序索引,确立了优势病证的客观分型,为中医学病证分型的客观化提供了理论依据;研究既可以解决中国医学与西方医学对人体疾病认识的互释,又可以架起中西诊断融会贯通的桥梁,各病证客观分
目的:深入挖掘仲景历法医学的深刻内涵,探求仲景历法医学的理论基础,诠释仲景历法医学体系的应用规律,进而能够以仲景历法医学理论为指导,针对当代相关内科杂病和突发性疫情开拓新的视野和途径,寻求新的方法和手段.方法:运用计算机检索并深入南阳汉画馆、仲景博物馆等查阅、收集与《伤寒杂病论》历法医学相关的文献资料,认真阅读分析后,归纳、整理、总结相关的论点和论据.结果:诠释了《伤寒杂病论》相关的历法医学内容,
《伤寒论》的六经辨证体系具有极高的理论价值和临床实用价值,不断的有后世医家从不同的角度对其进行研究,大致分为以下几个方面:治法分类体系、方证分类体系、因机分类体系、病症分类体系、阴阳分类体系、六经分类体系。当前中医古籍常用的数据挖掘方法有频数分析、聚类分析、因子分析、关联规则、相应性分析、人工神经网络等。文章通过阐述数据挖掘在中医古籍数字化研究中的应用,从症-病、症-药、方-药、药(方)-证等不同
狐惑一名首见于《金匮要略·百合狐惑阴阳毒病脉证治第三》。"狐惑"作为病名二字,其相关的争议中,最为主要的便是"惑"与"蜮"之争.本文主要从病名入手,从修辞手法,指代,现代疾病等方面,穿插关于狐惑病症状、选方的理解,以求探讨狐惑病名的源流、内涵.笔者认为,狐蜮之名更符合文法对应、互文互通之理:狐蜮并举共同指代淫乱意象,可能与性病有关。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教学理论已经在我国的高等教育教学中产生影响,以此为核心理念的中医高等教育本科教学目标也已经做出调整与变化.以中医经典《伤寒论》教学为例,从"以学生为中心"理念出发,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疑点应该从均由教师讲授,尝试向重点自学、难点讲授、疑点讨论的教学模式,进行试验性研究与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