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水体采煤探测技术的新进展

来源 :全国开采沉陷规律与“三下”采煤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jhsg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近水体采煤技术得到快速发展,开采上限一再提高,这主要得益于覆岩破坏探测技术的新进展.本文重点介绍了近期在近水体采煤中应用成功的几项新的探测方法,包括利用EH-4电导率成像系统探测地层构造和覆岩破坏形态;用钻孔彩色电视系统观测覆岩中裂缝形态、宽度和渗水性能,确定"两带"高度;施工直接进入松散层的井下仰上探放孔,监测采动对松散层水均衡场的影响.
其他文献
介绍流动粒子炉中回砂系统的设计。接砂槽的设计要考虑砂子的自流角度及流砂的流程;均砂管的作用是使砂子均匀吹回炉膛;漏砂槽结构既不能将大量的冷风吹人炉膛,也不能让大量的热烟气从落砂口跑出来,同时使砂子顺利落入炉膛。钢丝表面吹砂是对回砂系统的补充。回砂系统将砂子均匀吹回炉内,保证炉子长期运行时流化场的稳定。
介绍生产超微细丝的新工艺,采用连续定向凝固原理,制成没有横向晶粒连续柱状晶的组织,制成的圆形坯料不需要进行中间热处理,最终得到具有连续纤维状晶粒组织的线材。
介绍球化退火的目的,采用正交试验的方法研究双相区球化退火工艺参数对塑性变形70Nb合金钢丝退火组织和硬度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加热温度(770±5)℃,加热时间60 min,保温温度(680±5)℃,保温时间360min时,球状碳化物分布均匀、弥散,球化等级在3.5~4级。
对2种碳含量不同的钢丝进行了拉拔实验,通过测量其各道次的电阻率发现,在拉拔过程中,随着总压缩比的提高,钢丝的名义电阻率出现先减小后增加的变化规律。对拉拔后钢丝进行氮气气氛退火处理,消除非夹杂物影响因素,得到由于夹杂物尺寸效应造成的钢丝名义电阻率的变化规律。基于单颗粒的夹杂物尺寸效应模型,得到了包含夹杂物尺寸、数量、钢丝直径和钢丝名义电阻率4者之间的关系。在假定夹杂物尺寸和原始分布情况的条件下,得到
介绍银亮钢丝的使用范围及其特性。从工艺流程、工艺要点及关键装备等方面比较了光亮拉拔退火工艺生产线、剥皮拉拔工艺生产线、抛丸连拔碾光工艺生产线、拉拔矫直磨削工艺生产线等4种银亮钢丝生产方式的优缺点,并指出4种生产工艺方式在不同生产规模、质量要求等条件下的适用范围。
对6×19W+FC-28.5港口用钢丝绳失效原因进行分析,通过拆股检测,发现相邻股绳的相互挤压相当严重,在股绳相互接触的表面钢丝上出现严重的双坑状压痕;对钢丝断口形貌及钢丝组织进行电子金相扫描观察,并对影响钢丝绳失效的因素进行剖析,结果表明:较深的双坑状压痕对钢丝表面裂纹的萌生和早期疲劳断裂影响极大,钢丝在弯曲疲劳应力反复作用下,在其表面缺陷多处萌生裂纹,逐渐形成多疲劳源,然后向内扩展,直至过载断
论述高强度桥梁用热镀锌钢丝的研究及应用进展,分析了强化钢丝的方法,探讨了高强度镀锌钢丝(直径5.0 mm)的相关力学性能。对线材和钢丝热处理强化和微合金强化分析后认为,高碳钢线材添加微量Cr,V元素,可以制造出符合扭转性能的高强度钢丝。
文章针对我国存在的建筑物下压煤开采难题,结合前人条带开采和离层注浆开采的成功经验,从建筑物承受采动附加应力的特点和新方法开采时地表动静态水平变形规律出发,提出了先进行条带开采并实施离层注浆,间隔一段时间后再回收条带煤柱并实施离层注浆的新方法.采用这种方法,一是可有效降低采动附加给建筑的动应力;二是可减少建筑物承受的动、静态水平变形;三是地表沉陷变形得到有效控制.从而,能实现保护重要建筑物并采出全部
本文在地学信息图谱理论和GIS的支持下,以多时相遥感为LUCC数据源,针对煤矿区的特点,提出了建立四种LUCC信息图谱的方法.选择唐山市古冶区为研究对象,以3个时相(1987年、1992年和2001年)遥感图像为数据源,利用ENVI4.0对图像进行预处理和人机交互解译,通过ArcView3.2进行空间分析,生成了四种类型的LUCC信息图谱,计算了LUCC转移矩阵和概率转移矩阵.以1987-2001
矿山地面地形随着地下有用矿产的开采进程处于动态变化之中,利用矿区矢量地形图生成原始DEM,叠加开采沉陷下沉DEM,生成矿区实时DEM.这是反映地表地形不断变化的最有效、最经济的方法.利用矿区实时DEM,可确定沉陷体积、积水面积及其变化情况,可确定沉陷前后任意地形剖面及其变化情况,用于指导矿区沉陷治理工程.本文即主要介绍了矿区实时DEM的生成及应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