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武山矿田铜金成矿富集规律及资源潜力

来源 :江西省地质学会2013年地质找矿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ragon9814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江西九瑞成矿带位于江西省北部瑞昌市,是我国长江中下游成矿带的重要组成部分,九瑞地区铜多金属矿整装勘查区也是我国首批设立的整装勘查区之一,武山铜矿是长江中下游地区著名的大型铜矿之一,具有"多位一体"成矿特征,近年来,江西省地质勘查基金管理中心在武山铜矿外围开展边深部地质找矿取得了重大进展和找矿认识.这一地区已探明大型铜矿1处(武山北),中型铜矿1处(武山北)、中型银金矿2处(吴家、白杨畈),最近又在南港、铁石坳、狮子岛发现有2-3处大中型-铜硫(金)矿床。区内地层与成矿的关系密切,五通组-黄龙组和二叠系-三叠系是九瑞地区重要的赋矿层位,是本区成矿的重要条件。结合区域成矿特征,认为具有“一区多带,一带多心,一心多体,一体多期”的成矿控制规律。通过分析找矿靶区选择方法,找矿预测,以及主要靶区资源潜力估算,由此,九瑞地区有大浪、南门、宝山、夫山、笔架山、丁家山、通江岭等地区成矿十分有利,具有寻找与隐伏成斑岩有关铜多金属矿床的潜力。
其他文献
本文指出了当前我省重力勘查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明确了中大比例尺重力工作可以解决的地质问题和重力资料整理的技术要求,提出了今后加强重力工作质量的建议,加强省内外重力工作的交流与合作,及时了解和掌握新的方法技术,加强立项和设计过程中的专家把关,使技术方案具有针对性,加强项目组重力工作人员的技术培训与交流,组织他们学习、了解、掌握重力规范,加强野外施工过程中的日常质量管理与监控,采用先进的工作方法、仪
地质环境监测站为国土资源部门下属二级事业单位,承担着面向社会提供地质环境监测、地质灾害防治和为国土资源管理机关提供支撑保障的职能,单位体制改革势所难免,改革后,地质环境监测站必将继续保留在事业单位序列并将强化.
气化湖南"是省委省政府推进"两型社会"建设提出的战略决策,其含义是用5-8年时间使全省县级城市都能用上天然气.地勘单位是省内具备气体矿产勘查资格的单位,有气体矿产勘查的甲级资质,拥有全省页岩气、煤层气矿产地质资料,如何充分发挥地勘单位具备气体矿产勘查资格的优势,依靠自身人才的培养和专业人才的引进,寻找资本合作,迅速掌握页岩气勘查开发一流技术,抢占湖南煤层气、页岩气勘查的市场,努力使省内能用上自己勘
塞拉利昂已知的所有绿岩带被确认都含有金,塞国金矿按矿床类型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产在绿岩带中的原生金矿,另一种是冲—洪积形成的次生富集型的砂金矿.大部分原生金矿以及砂金矿分布都在绿岩带内及周边,可分为四个金矿成矿区,即苏拉山成矿区、尼密尼山成矿区、勾瑞山成矿区、卡马奎成矿区.苏拉山成矿区已经发现宝马洪(Baomahun)大型金矿,其原生金矿主要产于条带状铁建造(BIF)中下部,主要含矿层位为条带状铁
寨溪山钨矿位于上扬子地块与华南裂陷槽的过渡地带江南地块东南缘.区内地层、构造、岩浆岩发育,成矿地质条件优越,具备形成中-大型矿床的潜力.本文在矿区野外工作及室内综合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区域成矿地质背景,分别从地层、构造、岩浆岩等方面入手,对寨溪山钨矿区的成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进行了初步分析.
渣滓溪锑(钨)矿区位于区域性北东向主干断裂F1、F2及矿区南西侧北西向F3断裂所夹持的上升地块内.构造在矿床形成过程中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区域性北东向主干断裂控制着次级F3断裂,起导矿作用;F3上盘的更次级断裂为容矿构造,是良好的储矿场所;F3断裂为配矿构造,起联通导矿和容矿构造的作用.研究矿区构造控矿特征,对矿区深边部找矿、勘探及采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简要介绍了安仁县万田地段地热的地质概况及地下热水资源特征,探讨了该区地下热水空间分布以及产出的地质、地貌的特点,并对万田温泉的热探、成因和温泉的构造意义提出初步的想法.研究表明,龙海镇万田地区具有较丰富的深部热源,有导水、控热构造存在,深部断裂破碎带为良好的热储层,泥盆系、第三系地层风化沉积的粘性土为良好的隔热保温层,丰富的地表水、大气降水和第四系松散孔隙水的向下迁移及较大范围内地下水侧向径流补给
汶川5.12特大地震重灾区汶川县城威州镇受灾严重,时代广场一带山体崩塌、滑坡、道路阻塞、国家地质灾害应急抢险项目"时代广场不稳定斜坡治理工程"同时启动.治理工程包含了地质灾害工程中常见的削坡、锚固、支挡、排水全部四大类,堪称典型案例.地震灾区地质灾害治理必须遵循信息化施工原则,根据地质条件的变化随时调整设计。主动防护网、被动防护网在高山峡谷地区被广泛采用。使用时应注意与结构锚杆相结合。桩板墙具有抗
通过对湖南宁乡大成桥地区大面积岩溶地面塌陷调查,统计各种地质环境因子岩溶地面塌陷的数量及分布密度,运用岩溶学、土力学和水文地质学理论对岩溶地面塌陷发生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本地区岩溶地面塌陷的大面积发生是由于所处岩溶发育、第四系覆盖层较薄力学性质差且广泛分布双层多层结构土体类型的特殊地质环境,在矿区排水、灾害天气频发、地表水渗漏、河道整治等因素诱发.
该项目设计为矿山地质灾害应急防治工程设计,本次设计的思路是围绕消除本场地存在弃渣泥石流发生的隐患,着重考虑拦挡坝的稳定性、场地排水、场地生态环境恢复三个问题,结合场地特征,采取重力式实体拦挡坝工程拦挡泥石流固体物质,辅以排水工程及植树造林等措施。有效地防止弃渣泥石流灾害的发生,避免灾害对人类生命财产造成损失,使场地内的生态环境得到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