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功能性电刺激可以诱导产生运动,临床上常用来治疗神经支配完整,但失去中枢神经系统调控的疾病,如脊髓损伤,脑损伤等.已有大量研究证实,运动可以促进认知功能.在功能性电刺激治疗下诱导的运动,能否用于改善认知功能,其改善认知的机制是否和脑内NMDAR1,GluR1,CaMKII通路相关.方法:实验选用清洁级(SPF级)成年雄性Wistar大鼠,体重250-300g,以10%水合氯醛按350mg/kg
【机 构】
:
中山大学附属六院康复科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康复科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功能性电刺激可以诱导产生运动,临床上常用来治疗神经支配完整,但失去中枢神经系统调控的疾病,如脊髓损伤,脑损伤等.已有大量研究证实,运动可以促进认知功能.在功能性电刺激治疗下诱导的运动,能否用于改善认知功能,其改善认知的机制是否和脑内NMDAR1,GluR1,CaMKII通路相关.
方法:实验选用清洁级(SPF级)成年雄性Wistar大鼠,体重250-300g,以10%水合氯醛按350mg/kg体重剂量行腹腔注射麻醉,应用改良的Pulsinellis四血管夹闭法模型制作全脑缺血模型.成功模型大鼠于双侧前臂行功能性电刺激治疗电极植入,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假手术组、空白对照组(安慰刺激组),主动运动组,电刺激诱导运动组和强制运动组治疗14天后,应用Morris水迷宫进行行为学测试,免疫组化和尼氏染色检测海马齿状回(DG区)的完整神经元和新生神经元的数目,应用Western方法测定GluR1,pGluR1,NMDAR1,CaMKⅡ,pCaMKⅡ的含量,应用Bcl-2和Bax检测海马区细胞凋亡的数目.采用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软件(Image-Pro Plus Version6.0,IPP6.0)对western图片进行合成处理,计算各时间点平均灰度值;
结果:治疗14天后,低频电刺激组诱导的非自主运动组,主动运动组,强制运动组的水迷宫测试显示逃避潜伏期缩短,空间探索时间增加,均与安慰刺激组有明显差异;LTP结果显示三种运动组的LTP较安慰刺激组升高;海马齿状回区尼氏染色显示三种运动组的完整神经元数目较安慰刺激组明显升高,DCX染色显示三种运动组的神经元再生较安慰刺激组明显升高;海马区的Western Blot结果显示GluR1,pGluR1,NMDAR1,CaMKⅡ,pCaMKⅡ蛋白含量与安慰刺激组相比,含量明显升高;海马区的Bcl-2和Bax检测显示三种运动组的海马区细胞凋亡的数目较安慰刺激组明显减少,各指标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
结论:低频率电刺激引起的可塑性变化,上调GluR1,pGluR1,NMDAR1蛋白表达,显著上调可塑性经典通路NMDAR1-pGluR1-pCaMKⅡ通路上的相关蛋白(NMDAR,pCaMKⅡ,pGluR1)的表达,增加学习和记忆,减少海马区细胞的凋亡,促进神经再生,增高LTP的表达.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早期中医康复护理在改善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预后方面的作用.方法:本次研究选择本院2011年9月至2014年9月收治的脑梗塞后偏瘫患者9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进行护理,中医康复护理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尽早给予系统康复训练及中医传统疗法,就临床结果进行回顾性比较分析及在入院当天及4周后进行MESSS和Barthel指数评分.结果:中医康复护理组MESSS和Barthel指
目的:探析中上胸椎骨折伴脊髓损伤早期康复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12月本院收治的78例中上胸椎骨折伴脊髓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30例)和研究组(48例),对照组行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其基础上行早期康复治疗,对比两组康复指标及并发症.结果:研究组Cobb角、Barthel指数、VAS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
目的:探讨在外周神经电刺激引导下A型肉毒毒素(BTX-A)局部注射治疗面肌痉挛的疗效.方法:选取57例面肌痉挛患者,在外周神经电刺激引导下采用BTX-A局部多点注射,于治疗前、后进行面肌痉挛强度评级.在注射治疗后72小时和6个月,根据面肌痉挛强度评级进行疗效评定,并随访3个月~9个月.结果:患者治疗后面肌痉挛强度均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治疗后72h和6个月疗效比较有差异(P<0.05).治疗72h后
为建设标准化规范化的县级康复医学科,本文从卒中单元的概念、重要性、分类、现状与实践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索与思考.
目的:分析多点多轴悬吊训练系统对缺血性脑卒中早期偏瘫患者平衡功能康复及步行能力的影响.方法:以2012年10月-2014年10月期间在本院进行治疗的78例缺血性脑卒中早期偏瘫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与研究组,各39例,对照组仅进行常规康复训练,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多点多轴悬吊训练系统进行康复训练,连续训练20天,对比两组的临床康复指标.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运动功能(FMA
目的:探讨视听觉综合提示训练对帕金森病患者平衡和步行等运动功能的影响,以及本训练方法用于家庭治疗的可行性.方法:选择原发性帕金森病患者25例(Hoehn and Yahr分级1.5-3级),其中男性15例,女性10例,平均年龄62.23±10.79岁.接受1周的住院强化视听觉综合提示训练后,为患者制定家庭训练处方,指导患者应用该方法家庭训练3个月.训练前、训练1周后、训练3月后分别进行站立位足底压
目的:探索高浓度镁镁离子(高镁)对神经发生过程中神经干细胞分化命运的影响及其潜在机制.方法:从C57、BL6胎鼠大脑中分离神经干细胞,通过添加硫酸镁(MgSO4)调节培养基镁离子浓度并诱导分化,第6天通过免疫细胞化学荧光染色观察成熟神经元标记物β-III tubulin(Tuj1)和胶质细胞标记物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GFAP)的阳性细胞比例,Western blot检测Tuj1、GFAP及ERK1
阿尔茨海默病(AD),最常见的痴呆类型,目前仍无治愈的方法.AD的不断进展及其带来的沉重经济及社会负担,使其早期诊断及预防显得尤为重要.听力下降,同时也是年龄相关性疾病.据统计,年龄超过80岁,听力下降发病率可达50%-80%.自1980年以来,大量的观察性研究表明,听力下降与AD的发生有密切的关系,亦有研究结果显示两者不相关.听力下降能否作为AD的独立危险因素仍有争议.因此,试图通过meta分析
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rTMS)has rapidly become an attractive therapeutic approach for stroke.However, its underlying mechanism remains elusive.This study is aimed to investigate
目的:观察双侧上肢训练对恢复期脑梗死患者上肢功能恢复的影响,并利用BOLD-fMRI技术初步探讨双侧上肢训练对脑功能重组的影响.方法:14例上肢功能中度到重度残损、病程1-3个月的初发皮质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双侧训练组(n=7)、对照组(n=7).双侧上肢训练包括双侧上肢同时进行的、同向或反向的治疗性动作和功能性活动,如减重下双侧上肢水平内收外展动作、双侧肩关节上举动作、双侧上肢推拉动作、双侧腕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