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北平原与美国高平原粮食生产时空特征及其对地下水的影响

来源 :第十三届中国水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dsth5x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比较了中国华北平原和美国高平原两例不同农业强化水平下的粮食生产情况,并分析了两地农业生产对于区域水资源的影响.研究发现近10年(2002-2011年)华北平原小麦玉米两季轮作农田的粮食年产量仅比美国高平原一季春玉米的产量高15%,而华北平原小麦玉米两季轮作农田消耗的化肥强度则是美国高平原一季春玉米的2倍,华北平原整体的农田灌溉率也约为美国高平原的2倍.1980年以来,华北平原的小麦、玉米单产分别增加了125%和105%,小麦和玉米的总产量分别增加了114%和325%;美国高平原的小麦、玉米单产则分别增加了1%和45%,小麦总产量减少27%的同时玉米的总产量增加了124%.在此期间,华北平原地下水净消耗速率约为2.9km3/a(20mm/a),美国高平原地下水净消耗速率约为5.5km3/a(12mm/a).灌溉和化肥施用在两地都造成了相当程度的地下水超采和污染,两地均有15%的地下水硝酸盐浓度超出世界卫生组织规定的健康标准.华北平原和美国高平原之间的比较研究说明今后要探讨优化的灌溉和施肥方式来获得粮食的稳产高产,同时减少农业生产对地下水资源的负面影响.
其他文献
本文针对黑河中游地区区域水资源配置比例不合理、农业用水比例多重等问题,基于Matlab的平台,采用随机动态规划的算法,根据黑河中游地区存在的水资源管理问题和实际的水资源供需状况,构建可实现人机交互的黑河中游地区水资源管理决策支撑系统.本水资源管理决策支撑系统综合考虑黑河中游地区各地市及区县的农业、工业、生活、生态等各领域的水资源配置问题,并且可根据实际情景设定决策支撑系统的区域节水管理措施、上下游
于2014年5月对济南市48个采样点大型底栖动物进行调查采样.共采集到大型底栖动物58种,分属9大类.采用相关分析从28个候选指标筛选出各个样点总数、水生昆虫分类单元数、优势分类单元数、毛翅目个体、颤蚓个体、双翅目个体、BMWP指数、敏感类个体、收集者相对丰度、黏附者相对丰度、多样性指数共11个指标用于表征济南市河流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特征.利用RDA方法筛选了对底栖动物关键环境因子,采用偏冗余分
半干旱地区土壤水资源短缺,土壤水资源评价对其高效利用土壤水资源意义重大.在定义土壤水资源概念的基础上,提出土壤水资源评价方法和土壤水资源量的计算模型.因我国土壤水实测资料较难以获取,本文以澳大利亚东南部半干旱地区Stanley流域为例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半干旱地区土壤水资源量大,降雨大部分被蒸散发消耗,年平均土壤水资源量占总水资源量的97.2%.实际可利用土壤水资源量远小于理论可利用量,这是由半
由于全球气候变化以及高强度人类活动和流域下垫面变化等变化环境的影响,流域水循环和径流形成的物理条件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使得用于水资源评价和水电工程规划设计和运行的年径流量及其分配过程的特征值发生了变异,并引发了年径流过程的"非一致性"问题.如果将基于传统一致性水文频率计算方法得到的设计年径流过程应用于实际工程,无疑将增加工程水文设计的风险.因此,在工程水文分析计算工作中,迫切需要从理论上,提出一套反
东北地区属于我国粮食主产区,在该区开展气候变化和干旱特征分析研究十分必要.已有的研究主要基于干旱指标研究干旱时空分布特征,而针对干旱指标对农业旱灾评价能力的研究相对较少.文中基于黑龙江省、吉林省及辽宁省共70个气象站1960-2014年逐月降水及气温资料,计算了标准化降水指数(SPI)及标准化降水蒸发指数(SPEI).并利用Mann-Kendall趋势分析、Pettit突变检验、反距离权重法(ID
草地是国家重要的生态屏障,水是草原生态良好发展的制约因子,是植物生长和荒漠化发展与逆转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因素,因此,分析干旱草原区植被在水分胁迫下的群落组成结构、分布格局与演变过程,始终是干旱草原区生态水文科学研究的重点领域.本文利用遥感(RS)与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结合地面实地考察,借助历史时期的遥感影像以及历史监测资料,解译研究区历史时期植被情况;利用单一土地利用类型动态度表达研究区一定
基于北疆38个气象站1961-2012年逐日的气象数据和综合气象干旱指数,探究了北疆干旱的时空演变特征.结果表明:过去52年,北疆旱情有所缓解,但干旱仍然频发,且全域性干旱也较为频发,其中夏早和秋旱较多且覆盖范围较大.干旱频次和干旱覆盖范围呈减少趋势,干旱强度逐渐减弱.四季中,冬季干旱缓解最为明显,其次是春季和夏季,秋季干旱略有缓解.空间上,自东南和东部向西北,旱情逐渐减轻.干旱强度和干旱频次空间
为掌握江苏沿海地区暴雨时空演变规律,将江苏沿海地区划分为6个水利分区,并分别采用Kendall秩次检验法、秩和检验法和小波理论对各分区的汛期降雨、梅雨期降雨、全年降雨和不同时段的降雨极值分别进行趋势性、跳跃性和周期性分析,研究该区降雨总体水平、汛期降雨总体水平、梅雨期总体水平及极端降雨的时空演变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江苏沿海各分区所选水文要素总体上无明显增减趋势,也无显著跳跃性变化,不同水文要素周期周
本文以陕西省境内1961-2010年18个气象站的降雨资料,利用线性回归,Mann-Kendall及ArcGis中克里金插值等方法对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全省各区降雨逐渐减少但不显著;关中华山地区降水减少显著,陕南中与湖北交界地带降水减少也十分显著.
水资源作为一种自然资源,具有明显的空间差异,即异质性,分析不同地区水资源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能为区域发展提供指导.利用欧式距离测算河南省不同城市2000-2013年的水资源空间异质性水平,并分析不同间隔期下水资源空间异质性与经济增长的脱钩关系.结果表明:从整体看,河南省水资源空间异质性指数不断增大,各市水资源状况更加均衡;经济增长对水资源的压力不断增强,除平顶山、漯河2市外,其他城市脱钩指数值也在不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