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屏时代“影视同期书”的出版传播策略

来源 :第二届华中学术传播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ifuji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互联网、手机等新媒介的出现,读者渐渐步入了读屏时代。他们的阅读对象从传统的纸质图书转变为电子图书,由厚重的书本阅读变为轻便的移动电子阅读。而这一阅读方式的转变,给图书出版带来了巨大的机遇与挑战。随着影视改编的兴起,文学作品、网络小说等纷纷被搬上银幕,改编成好看的影视作品;与此同时热门的影视作品也出版为图书,影视与图书的相互反哺、互动,更新了整个出版生态格局。“影视同期书”,就是影视到文学的逆向改编,相较于文学到影视的正向改编,这类改编出现较晚、模式较新,它表现了影视对文学、对图书出版的影响。“影视同期书”作为一种新型的图书出版产物,是一把双刃剑,能使文学平面化、肤浅化,但与此同时使得影视图书出版再次回热。因此,本文从读屏时代入手,分析“影视同期书”的传播现状及弊端,探究其健康传播的策略,为图书出版、传播提供启示与借鉴。
其他文献
  茶筅一直以来都被视为日本抹茶道中的重要茶具,但它实际上起源于古代中国。其外形脱胎于清扫用具,演化为茶事用具后随饮茶习俗一齐传到日本,延续至今。茶筅在我国有较多史料
  在“一带一路”国家战略指引下,浙江作为对外开放强省,切实推进浙江文化“走出去”,取得了历史性成绩。茶文化作为浙江特色文化,对促进浙江省文化“走出去”,助推浙江文化产业
会议
  茶会,是日本茶道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小笠原流煎茶道20余年来深怀“回归故里”之情,在茶文化复兴的中国不断进行交流、传播、发展的重要途径。茶之道,历时久远,技艺精巧,形式或
  本文回顾厦门茶习俗历史以及厦门与台湾的茶缘,分析闽台茶文化、茶美学的起伏流变,并探讨多元化的茶美学互生并存之格局。
  万里茶道是中蒙俄茶叶贸易之路,被称为“世纪动脉”,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持续了300余年之久,是继丝绸之路衰落之后在欧亚大陆兴起的又一条重要的国际商道,促进了中国同蒙古、
会议
  《枕山楼茶略》是近年从日本回流到国内的清代茶书,在日本受到上田秋成、田能村竹田等江户时代的煎茶家的喜爱,对日本近世的茶文化发展产生了不容忽视的影响。然而,关于此书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近现代出版史研究无论着眼于文化,还是着眼于经济,抑或是技术,都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出版企业制度属于经济维度的研究,关于此领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
  对书籍装帧封面图像叙事之可能性辨析可以采取两条路径:一条是通过艺术美学范畴,阐释出书籍装帧美学内在精神的融汇与合致;另一条是将图像学引向高阶意义模式的运动。康定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