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种不同的下斜肌转位术治疗分离性垂直斜视疗效观察

来源 :第四届全国儿童视觉发育保健及弱视斜视防治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qd2c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三种不同的下斜肌转位术治疗分离性垂直斜视(DVD),观察手术疗效,选择最佳手术方法.方法:将伴有下斜肌功能亢进的分离性垂直斜视患者75人纳入研究,原在位垂直斜视角均在15△~25△.以角膜映光法将垂直斜视度分为6°-10°为++级,11°-15°为+++级,>16°为++++级.患者随机分为三组,分别为:(1)下斜肌转位术;将下斜肌转位于平行于下直肌颞侧缘处;(2)下斜肌截除并转位术(截除下斜肌5mm并转位于平行于下直肌颞侧缘处);(3)下斜肌截除、前徙并转位术(截除下斜肌5mm并转位于下直肌颞侧前方),按程度不同止点前徙量为:++级lmm,+++级2mm,++++级3mm).观察3组术后1月、3月及6个月的垂直斜视矫正的效果、下斜肌亢进、代偿头位消失情况及并发症情况.结果:3组75例患者术后下斜肌亢进均消失,代偿头位者9例均不同程度改善.垂直斜视矫正情况:1组及2组术后效果良好者23例(92%),均有2例术后仍有+级DVD,3组术后效果良好者24例(96%),仍有1例为+级DVD.3组间疗效无明显差异.第一种方法无明显的睑裂变化及上转受限,第二、三种方法有少部分患者出现睑裂变小和眼球上转受限的并发症.结论:单纯下斜肌转位术后效果良好可矫正正前方15△~25△的垂直斜视,改善第一眼位的上斜状态,与截除和前徙术效果无明显差异,且眼球上转受限和睑裂变化也不明显,其方法简单,效果好,并发症少.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伴有下斜肌功能亢进的Ⅴ型斜视的临床特征及手术效果.方法:对2009年2月-2010年12月我院收治的69例伴有下斜肌功能亢进的Ⅴ型斜视行下斜肌减弱联合水平肌手术观察手术
目的:研究特殊类型屈光不正患者在佩戴非球面硬性透气性角膜接触镜(RGPCL)前后波前像差的变化,以评价RGPCL对患者视觉质量的影响.方法:收集2011年2月来验配非球面高透氧性RGP
会议
目的:探讨口服胞二磷胆碱在弱视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80例(80眼)3-9岁的弱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40眼).观察组在传统治疗的基础上口服胞二磷胆碱,对照
会议
本文将从流水别墅的建筑空间的特点,到弗兰克·赖特的设计思想,最后结合悬挑与穿插形式,对建筑重构空间进行研究.探索的是建筑不只是人们所理解的物质的建筑,它同样包含历史
张力军,经济学博士,第一视频集团董事局主席,APEC工商咨询理事会中国代表,中国APEC发展理事会理事长,中国社会工作协会副会长,中国WTO研究会副会长,海峡两岸关系协会理事,北
1957年8月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30周年之际,《人民日报》以一个整版的篇幅发表了一篇题为《跟随毛主席长征》的文章,作者署名陈昌奉。这篇文章是建国以来第一次在媒体上以
目的:临床表现、发病机理和手术治疗等进行讨论.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收治的眼球后退综合征19例手术患者.结果:从2000年~2011年共收治DRS病人19例,术前牵拉试验全部呈阳性,术中发
先天性内斜视是指生后6个月以内发生的内斜视,介绍了先天性内斜视的特征,阐述了先天性内斜视的鉴别诊断,并指出治疗先天性内斜视首先应防止弱视的发生,其次是矫正眼位,使看远及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