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乙酰氨基酚对PGC-1α信号通路介导的线粒体生物合成及线粒体功能的影响

来源 :北京环境诱变剂学会2014年第十三届学术交流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v055015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对乙酰氨基酚(APAP)是一种广泛使用的解热镇痛药,但是其过量服用可引起严重的肝脏损伤,表现为肝细胞坏死.APAP引起肝损伤的重要靶标是线粒体,APAP的肝细胞毒性机制可能是通过干扰PGC-1α信号通路介导的线粒体生物合成从而破坏线粒体的结构和功能,进而破坏肝细胞的功能.方法:将HepG2细胞暴露于0、0.5、1、2、4、8 mM APAP 24 h后,分别检测细胞存活率(MTT法)和LDH的漏出;将HepG2细胞分别暴露于不同浓度APAP(0、0.5、1、2、4、8 mM)12 h和4 mM APAP不同时间(0、6、9、12、36、48 h)后检测GSH的水平;将HepG2细胞暴露于不同剂量APAP(0、0.5、1、2、4、8 mM) 24 h后,检测PGC-Ia及下游分子NRF-1、TFAM的mRNA水平(RT-PCR)、蛋白水平表达水平( Western-blot),另外在DNA水平检测线粒体拷贝数,以观察APAP对线粒体生物合成的影响;通过荧光探针MitoSOX和TMRM分别检测线粒体中ROS的生成和线粒体膜电位(MMP),试剂盒检测ATP合成水平,从而观察APAP对线粒体功能的影响;结果:LDH漏出呈剂量依赖性递增;GSH水平随剂量和时间的增加呈先递增后递减的趋势,分别在暴露于APAP 12h后在2mM为最高值,暴露于4mM APAP在9h时达最高值;PGC-1α、NRF-1、TFAM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随APAP剂量的增加先升高后降低,其中在mRNA水平,NRF-1升高的差异最为显著,其次是TFAM,而在蛋白水平,TFAM升高的差异最为显著,其次是PGC-1α;线粒体的拷贝数随剂量增加先升高后降低,在0.5、ImM时差异显著,但是仅在暴露于8mM时线粒体拷贝数低于对照组;ROS的生成呈APAP剂量依赖性升高;MMP在0.5、1 mM时高于对照且差异显著,然后随剂量降低;ATP合成呈APAP剂量依赖性降低.结论:APAP引起了线粒体功能发生改变,同时引起PGC-Ia信号通路基因和蛋白表达的改变,以及线粒体拷贝数改变,推测PGC-1α信号通路介导的线粒体生物合成可能在APAP所致的线粒体毒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具体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生乳灵胶囊促进泌乳功能作用.方法:SD种大鼠采用超负荷哺乳模型,设受试物1800mg/kg BW、900mg/kg BW、450mg/kg BW组和空白对照组,在哺乳期连续灌胃给予受试物25天,观察哺乳期母鼠体重、仔鼠体重、仔鼠生存率和母鼠乳腺组织病理学检查等指标.结果:各受试物组母鼠体重未见异常;低、中剂量组仔鼠生存率在90-94%,仔鼠窝平均体重有一定增长(p>0.05);高剂量组仔
目的:研究纳米银对中国仓鼠肺细胞(CHL)的细胞毒性和遗传毒性并探求机制.方法:用梯度浓度纳米银染毒CHL细胞,观察细胞形态变化,MTT比色法计算IC50以评估纳米银细胞毒性水平.利用PI染色分析细胞周期变化并计算细胞增殖指数;Annexin V-FITC和PI双染检测细胞凋亡和坏死发生率,同时记录FSC和SSC信号变化;Giemsa染色细胞涂片分析染色体畸变发生率.结果:纳米银与CHL细胞接触后
miRNA由于能够调控肿瘤相关信号通路而逐渐成为临床诊断和治疗的新靶点.前期工作显示miR-375在胃癌复发病人组织中高表达,并且可能调控p53基因,但是关于miR-375在胃癌发生发展中的生物学作用和分子机制尚不清楚.在本研究中,首先在六种胃癌细胞系中鉴定了miR-375的表达,选择AGS细胞系过量表达miR-375,检测到AGS细胞过表达miR-375以后增殖能力明显增强.并且与前期预测结果一
本文围绕控制有毒化学物质的核心法规TSCA法介绍了美国有毒化学物质防控体系,从地方到联邦,从环境保护局到职业安全局,从环境污染物到化工产品,从强制到自愿等多角度分析了各项针对有毒化学物质管控的制度,通过总体评述美国对有毒化学物质的综合整体策略,打开了控制有毒化学物质的视野.
对化学品开展相关的毒性评价,认识其对人类健康的危害及其作用机理是一个很必要的科学问题.目前,被广泛认可的化学品毒性评估方法是通过开展啮齿类动物实验.随着世界各地新化学品的不断合成和动物实验3R原则的提出,传统的毒性检测评估模式和测试速度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市场和人群健康的需求.秀丽隐杆线虫是一种被广泛研究的低等模式生物,因为其独特的生物学优势正在逐渐地被引入到化学品的毒性评估研究中.本文将从线虫的生物
目的:全面评价重金属铜对斑马鱼的毒性效应,全面了解和评估铜对人类健康的影响具有重要的意义.方法:通过重金属铜对斑马鱼成鱼的急性毒性研究,计算96h半数致死浓度(LC50)和95%置信区间;检测斑马鱼成鱼ROS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丙二醛(MDA)含量来衡量斑马鱼成鱼抗氧化防御系统能力;结果:重金属Cu对成年斑马鱼的96h-LC50为0.462mg/L,95%置信区间为0.340-0.
本文主要对大黄素-8-O-β-D-葡萄糖苷的国内外药理研究进展进行综述.近年来大黄素-8-O-β-D-葡萄糖苷的药理研究主要集中在益智作用,神经损伤保护作用,抗菌抗病毒、促成骨细胞增殖分化、改善睡眠等方面及其作用机制,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整理和总结,为大黄素-8-O-β-D-葡萄糖苷下一步的研究和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何首乌具有免疫调节、降低血脂、促进毛发生长、抗衰老等多种药理作用,在中国有着广泛的应用.近些年来,国内外有关何首乌毒性和不良反应,特别是肝损伤的报道越来越多.本文对何首乌的化学成分、毒性作用和机制及其临床不良反应进行整理,指出何首乌的化学成分复杂,药理作用广泛,现已经确定有一定的毒性,目前主要集中于肝脏,现在对于其肝毒性成分已基本确定,但是尚缺乏何首乌出现肝毒性的较明确的GLP条件下剂量-时间-肝
目的:讨论国内外药物警戒现状,结合中医药特点,对中药药物警戒工作的开展提出建议.方法:使用文献学研究的方法,收集整理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中包含“药物警戒”字段和NCBI(Pubmed)数据库中包含“Pharmacovigilance”字段的文献.结果:国内外药物警戒发展现状的差异主要存在于发展时间、规模以及各环节配合作用这三个方面上.结论:对于中药药物警戒工作的开展提出建议:首先应当提高对药
This study presented the effect of bone morphogenic protein-7 (BMP-7) inhibiting 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 (EMT) in silicosis model.In vivo,Wistar rats were exposed to silica by intratrache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