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云鄂博矿区稀土稀有资源综合评述

来源 :中国稀土资源综合利用研讨会暨第五届中国稀土学会地采选专业委员会第一次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8203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简要介绍了白云鄂博矿区有关稀土、稀有金属元素的勘察研究结论和矿化特征,同时理论联系实际,提出了科学制定矿产资源规划等工作建议及相关评述。
其他文献
随着近年来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粮食市场竞争激烈,原有的粗放型粮食企业管理模式己经不能适应新形势的要求。粮食企业应积极转变企业的经营方式和管理模式,以信息化的手段,建立适合企业实际的业务管理信息系统,采集和处理粮油进、销、存以及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信息,并用于指导企业经营管理工作。应用软件是指为满足用户不同领域、不同问题的应用需求而开发并投人使用的软件产品,是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为更好地满足省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具体到粮食仓储企业而言,关键是要解放思想,打破传统观念的束缚,坚持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始终把仓储工作作为巩固“两个确保”、实现“三个维护”,促进中储粮事业发展的基础,坚定不移地把仓储精细化管理工作做为一条主线,一条企业生存发展的生命线来抓,要立足本库实际,依靠科技进步,运用先进的储粮技术,积极探索储粮规律,实现储藏产品“低损耗、低污染、低成本、高质量、高营养”和“经济效益、社会
粮油实验室建立管理体系是为了实施质量管理,并使其实现和达到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以便以最好、最实际的方式来指导实验室的人员、设备和信息的协调活动,从而保证顾客对质量满意和降低成本。
中央储备粮郑州直属库地处中原腹地,属于北方干燥高温储粮生态区域,夏季高温、冬季干燥寒冷,主要储粮品种为小麦,一般经过3-5年的保管期后,小麦的整仓出库水分在12.0[%]以下,总体水分减量在1.0[%]-1.5[%]左右。为了减少出库粮食损耗,提高面粉加工企业小麦的加工品质,郑州直属库结合“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子课题—“不同生态地区绿色储粮技术优化集成示范”项目,本文现对即将出仓的小麦进行
采用精确、严密的电子信息技术对原有仓储保管技术进行革新,并对膜下环流熏蒸技术进行创新应用;通过与常规仓储保管技术的对比,凸显了电子信息技术在仓储保管中的重要作用。
通过对试验仓房进行门窗密闭隔热及外墙面漆改造,采用综合控温储粮技术,实现了稻谷低温绿色储粮,有效抑制了虫霉生长繁殖,达到粮食保质保鲜的目的。
随着形势的发展,环保绿色储粮已成为当代粮食仓储工作者共同追求的目标,而“低温储藏”则被公认为是最好的绿色储粮技术之一,它主要是通过控制“温度”这一物理因子,使储粮长期处于低温或准低温状态,从而促进粮食的储藏稳定性,这样不仅能有效地控制虫霉的发展与危害,还能减少粮食的损失损耗,延缓储粮品质劣变速度,保持粮食的新鲜度。多年的粮油储藏统计资料研究表明:江西省国有粮食企业的储浪通过冬季通风降温,85[%]
利用转仓散热、环流熏蒸、机械通风、自然通风等一系列方式,对1000多吨小麦进行就仓处理,通风前水分为14.2[%],温度36℃、虫害15头/kg,通风后水分12.5[%]左右,温度23℃左右、基本无虫。
1985年,河南省有关储粮专家从澳大利亚引进土堤仓储粮技术,该技术具有结构简单,施工方便,造价低,适于大规模储粮等优点。经过储粮试验。1986年该项技术通过技术鉴定,在河南省全面推广应用。河南省利用该项技术年储粮达90万吨,有效缓解了当时仓容不足的矛盾,切实解决群众卖粮难,并在此基础上形成较为完善的露天储粮技术。1992年,由原商业部向全国推广,先后在全国10多个省区进行应用,利用土堤仓储粮达 4
采用实仓试验法,在高大平房仓和拱板仓中,进行了甲嘧硫磷、苦参碱、书虱灵、保幼激素防治书虱的试验。结果表明,5[%]甲嘧硫磷微粒剂、1.1[%]苦参碱粉剂、3[%]书虱灵微粒剂不仅对书虱的杀虫效果显著,而且有效控制时间长,是理想的储粮防护剂;可能是施药方法和应用剂量不适宜,保幼激素的防虫效果不理想;使用储粮防护荆防虫费用会增加,但防治效果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