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相关肿瘤抑制基因研究进展

来源 :中国癌症研究基金会第六届学术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uh123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现代分子和细胞生物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人们对于肿瘤的发生和发展过程有了更为深入和透彻的认识.与其他肿瘤相似,肝癌的发生发展同样是多阶段、多步骤的复杂过程,涉及许多肿瘤相关基因.肿瘤抑制基因(tumor suppressor genes,TSGs)被认为在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起负调节作用.肿瘤抑制基因的失活,伴随癌基因的激活可以导致细胞恶性转化.自Knudson于1971年提出的"二次打击"学说("two-hit"hypothesis)开始,研究人员就在坚持不懈地寻找着在各种肿瘤中丧失功能的TSG.1986年第一个TSG-Rb基因被克隆后,对肿瘤抑制基因的研究取得很大进展.尽管如此,人们对肿瘤发生、发展的真正分子机制仍未明了.肝癌发生的分子机制和肝癌相关基因是研究人员正在努力探索的主要问题.本文对近期内有关HCC的TSG研究作一下回顾和展望。
其他文献
信息化已经成为一个国家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医院作为与国民生活质量息息相关的行业,其信息化的实施越来越引起业内外人士的普遍观注.笔者对我国医院信息化建设成败得失进行了总结和思考.
终身教育是当代新的教育理念和重要研究课题,终身学习是21世纪人们生存的需要.医院信息化建设应当把终身教育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加以组织和实施,为医务工作者创建一个终身学习的良好环境.
目前,我国已有越来越多的机构从事电子出版物开发,为医院电子阅览室的建设提供了便利条件.笔者对电子阅览室建设的意义、应遵循的原则及其实践进行了探讨.
通过我院信息化建设的实践,根据自己在工作中所遇到的问题和总结的经验体会,结合现有的资料和主要技术指标,对今后医院(特别是中小型医院)的信息化建设提出一些意见和对策.尤其针对结构化综合布线系统,对进行信息化建设前期工作,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笔者分析了造成我国HIS系统脆弱瓶颈问题:最根本的是数据库选择不当,HIS所用设计方法陈旧和国内在应用HIS时,认真研究,吸收国际经验不够.
近几年PACS系统的建设是医院信息化建设的重点,也是为医院带来直接经济效益的项目.本文简要说明了PACS/RIS/HIS/ERP相融合的系统流程,影像存储系统的安全保证策略及我院PACS建设的现状.特别是如何评价一个PACS系统,医院要建成一个什么样的PACS系统,是医院建设们都要考虑的问题.
力合医院排队管理系统涵盖了挂号收费排队系统、取药排队系统及分诊排队管理系统,几乎覆盖了患者在就医过程中的所有排队环节.笔者对此系统进行了简单介绍.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医学影像存档与通信系统(Picture Archiving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s,PACS)近几年已开始运用于影像学临床及教学工作中.PACS是医学影像的获取、存储、显示、处理、传输和管理的综合系统,各医疗机构可以根据各自的情况有不同的实施方式.我院PACS一期工程实现了6台DICOM3.0接口影像设备进入网络,建立起了一个全院级的影像存档与
电子病案,美国国立医学研究所将其定义为:是基于一个特定系统的电子化病人记录,该系统提供用户访问完整准确的数据、警示、提示和临床决策支持系统的能力.本文对其中亟待解决的问题进行了分析.
口腔颌面部肿瘤通常采用临床检查后,结合影像学提示的肿瘤性质和累及范围,再取活检以行病理学检查明确诊断.肿瘤标志物检测随免疫学和生物学技术的发展,逐渐应用于口腔肿瘤的辅助诊断,并对肿瘤的疗效和预后判断有意义,在口腔肿瘤的诊治中有越来越重要的意义.肿瘤标志物(tumor marker,TM)的定义并不一致,一般是指肿瘤组织产生的可以反映肿瘤自身存在的化学物质.理想的TM应是一类可通过某种检测手段,能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