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血清代谢特征谱诊断低级别与高级别膀胱癌

来源 :第六届全国药物分析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rah_zl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膀胱癌是我国泌尿系统中最常见的恶性肿瘤。根据肿瘤细胞与正常细胞结构的差异程度,膀胱癌可以分为低级别和高级别膀胱癌。高级别膀胱癌恶性程度高,易复发,还易远端转移。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患者教育对肾病综合症患者对疾病及药物治疗认知程度的影响,以及其能否提高患者对临床药师的满意度。方法:将84例肾病综合症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44例与对照组40例。对照组予以肾病综合征的常规治疗,试验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予以临床药师个体化的患者教育。随访3个月,用调查问卷法,比较2组患者对疾病及药物治疗认知程度有无差异,并比较试验组在患者教育前后对临床药师满意程度有无差异。结果:患者教育后,
目的:探讨在现有内科治疗基础之上,辨证论治给予中医药“补中益气”辅助治疗,能否改善重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有创通气(IPPV)撤离效果,以至改善患者预后。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通气对照研究(RCT)的设计方案。患者达到入选标准后,随机分至中药组或对照组。中药组患者鼻饲中药补中益气合剂(lOml/次,3次/日);对照组患者鼻饲温开水(lOml/次,3次/日);补中益气与温开水均给与鼻饲至拔除气管插管
目的:研究艾塞那肽(EXE)是否通过抑制内质网应激来减少棕榈酸诱导的肝细胞凋亡。方法:人肝细胞株L-02分为6组:对照组、模型组(棕榈酸500μmol·L-l处理24 h)、3个剂量实验组(以棕榈酸500μmol·L-1和EXE 25,50,100nmol·L-1分别处理24h)和联合组(以棕榈酸500μmol·L-1、EXE 100nmol·L-1和衣霉素2μg·L-1处理24h)。用3-(4,
目的:建立复方白芍散的质量标准.方法:通过薄层色谱法对复方白芍散中的白芍、防风进行定性鉴别,之后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药物中的芍药苷进行含量测定.结果:白芍和防风的薄层鉴别分离良好;芍药苷含量测定中,检测波长为230nm,流动相比例为乙腈-0.1%磷酸(14:86),进样量在20.8~208μg/mL浓度范围内时芍药苷浓度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8(n=6);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32%
对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法脱除银杏叶提取物中银杏酸的工艺进行了研究.以萃取压力、萃取温度、萃取时间及萃取粒度为考察因素,采用遗传算法对银杏酸脱除工艺条件进行优化.实验所得最佳工艺参数为35mPa的压力下,58℃萃取,总流量为1000L,提取物粒度为10目,此时脱酸率为84.1%.结果显示,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法能有效脱除银杏提取物中的银杏酸,脱除效果明显,工艺稳定可行,为制备高质量银杏叶提取物提供可
中药复方是中医用药的主要形式,是基于辩证观点,按照君臣佐使的组方原则选择中药饮片定量配伍而成.当前,中药复方通过多成分、多靶点、多途径协同拮抗的整体作用发挥综合药理药效的组方理论已成为共识,但对于中药复方配伍机制的本质认识和微观阐述仍然比较模糊.
为了进一步全面地阐明荆芥药材乙醇提取物中主要发挥抗肺癌作用的化学组成,本文基于微流控芯片技术开展不同产地荆芥药材乙醇提取物的体外抗肺肿瘤药效学研究,并通过HPLC方法建立9种不同产地荆芥药材乙醇提取物的指纹图谱,将药效指标与指纹图谱的相关信息通过灰色关联度软件进行谱效关系分析,采用HPLC-Q-TOF-MS的技术手段对其进行快速分析与鉴定.结果显示,关联系数较大的色谱峰中第19、6、16、11、1
随着科学技术的日益更新,药物分析方法的精确度和准确度越来越高,对于新材料与新技术的需求也越来越迫切.本文旨在从新材料与新技术两方面介绍药物分析方向的新进展,即纳米材料在药物分析研究中的应用,新技术包括高效毛细管电泳技术、流动注射分析等,为药品生产质量、药效、纯度和安全的做出重要保障.
目的:设计制作一种用于评价药物肝肾毒性的肝肾细胞共培养微流控装置,验证该装置的适用性,并对药物毒性机制进行初步探究.方法:采用模塑法,设计制作微流控细胞生物芯片,荧光素钠模拟药物在凝胶微球中的扩散现象,在芯片中基于多孔聚酯膜2D培养正常肝细胞L-02,基于壳聚糖-海藻酸钙凝胶微球3D培养正常肾细胞NRK,顺铂染毒48h后,ELISA法检测细胞培养上清中ERK、Caspase3、TNF-α的含量,并
预测发现款冬花止咳化痰主要活性成分的作用靶点,探讨其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的作用机制。采用网络药理学针对已报道款冬花止咳化痰活性成分(绿原酸,3,5-二咖啡酰基奎尼酸,3,4-二咖啡酰基奎尼酸,4,5-二咖啡酰基奎尼酸,芦丁,咖啡酸,槲皮素,金丝桃苷,山奈酚,β-谷甾醇,款冬酮,款冬素酯),依据反向药效团匹配方法预测款冬花活性成分的靶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