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年份油菜农艺性状的QTL定位分析

来源 :中国作物学会油料作物专业委员会第七次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empm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甘蓝型油菜保持系8908B与恢复系R6杂交,经过多代连续自交获得202个家系的重组自交系群体(2011年为F2∶7,2012年为F2∶8)为试验材料,利用3 847对SSR引物对油菜农艺性状进行基因定位并分析其遗传效应.结果表明:3847对SSR引物中共有422对在双亲上表现出多态性,多态率10.96%,其中265对SSR引物在重组自交系群体中扩增带型清晰.利用软件Join Map 4.0构建了一张包含24个连锁群的甘蓝型油菜遗传图谱,包括212个SSR标记,图谱总长1274.7cM,标记间平均图距6.01cM.两年共检测到分布于24个连锁群上的41个QTL,其中2011年检测到21个,2012年检测到20个,其中有6个QTL在两年中被重复检测到.5个株高的QTL解释表型变异的5.17% ~ 13.38%;8个一次分枝数的QTL解释表型变异的6.18% ~ 18.22%;3个主花序长的QTL解释表型变异的6.60% ~7.38%;1个主花序长的QTL解释表型变异的5.11% ~8.96%;4个结角密度的QTL解释表型变异的5.37% ~ 22.84%;2个单株有效角果数的QTL解释表型变异的6.56% ~9.53%;2个角果长的QTL解释表型变异的5.44% ~6.95%;2个每角粒数的QTL解释表型变异的5.50% ~8.46%;3个籽粒密度的QTL解释表型变异的6.83% ~ 14.45%;3个千粒重的QTL解释表型变异的7.21%~19.33%;2个单株产量的QTL解释表型变异的6.03%~7.33%.在第8连锁群上检测到2个结角密度的QTL(qQDM-LG8-1、qQDM-LG8-2),共解释35.52%的表型变异,其中qQDM-LG8-2是在2011年检测到QTL中LOD值(11.92)及表型贡献率(22.84%)最大的一个QTL,位于第8连锁群的cnu342-BrBAC 183标记区间.
其他文献
会议
会议
会议
会议
会议
油菜产量杂种优势效应明显,在提高油菜产量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由5个恢复系和6个保持系构建了一个包含30个F1的不完全双列杂交群体,利用这11个亲本和30个F1的性状鉴定数据,结合油菜60K SNP芯片分析结果,研究SNP标记估算出的遗传距离与油菜产量相关性状杂种优势的关系.结果表明,8个产量相关性状除了第一次有效分枝数和千粒重杂种优势效应不明显外,其它6个性状(株高、分枝部位、结角密度、全株有效
会议
透明颤菌是在氧气贫瘠环境中生长的一种好氧菌,由其产生的透明颤菌血红蛋白(VHb)可以促进微生物细胞在贫氧条件下的生长和代谢产物的合成.本文通过农杆菌介导法将透明颤菌血红蛋白基因(Vgb)导入到甘蓝型油菜,研究转基因植株后代代谢产物和耐湿性的变化.以甘蓝型油菜波里马细胞质雄性不育系的恢复系R2为受体,共获得12株抗卡那霉素的T0代幼苗,用Vgb基因特异引物检测后确定其中2株为阳性苗.套袋自交后,PC
植物蜡质是指植物裸露在空气中的植物组织表皮脂质,它在降低植物非气孔水分散失,保护植物抵御紫外线、病虫害中起到重要作用.光叶在油菜育种中既可以作为一个有用的形态标记,其控制基因亦可以在作物抗旱中起到重要作用.目前研究表明,蜡质突变体多为隐性突变体,除小麦中报道有显性基因,在其他物种中暂无相关报道.我们对一个甘蓝型油菜光叶突变体进行了表型、遗传、生化及表达分析.扫描电镜观察显示光叶突变体茎秆和叶表皮蜡
通过远缘杂交引进油菜近缘种的细胞质创建油菜细胞质雄性不育(CMS)系统为油菜杂种优势利用提供了新的途径.但是,该种CMS的恢复材料往往也来自于远缘杂交,由于恢复基因受细胞核基因控制,与受细胞质基因控制的不育性相比,恢复性状的遗传稳定性较差.在恢复系的选育过程中,转育恢复性状时常常通过8代以上的自交才能获得为数不多的遗传性稳定的优良恢复系.为了加速转育新的CMS恢复系进程,我们对以含不育胞质的材料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