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弧离子镀复合薄膜(TiNbN的结构、组织及其滑动磨损性能

来源 :21世纪全国耐磨材料大会-第九届全国耐磨材料.磨损失效分析与抗磨技术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mingxhss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采用电弧离子镀工艺在高速钢基体上沉积不同Ti/Nb比率的(Ti<,x>Nb<1-x>N硬质薄膜。研究表明:(Ti<,x>Nb<1-x>N膜层主要由(Ti<,x>Nb<1-x>N的立方面心结构组成,(Ti<,x>Nb<1-x>N膜层具有良好的结合力;在X=0.45时,膜层的显微硬度达到最大值,同时其滑动磨 损能力较差;膜层的硬度不是决定膜层摩擦磨损性能的主要因素。
其他文献
可控气氛高温氧化磨损试验机的使用温度可控制在室温~1100℃,控温精度达±1℃ 。该机高温腔密封更合理,气氛控制更科学,磨料控制更准确,可有效模拟和研究材料在高温氧化磨损工况中的失效机理。自动实现间歇氧化--磨损试验,从而可大幅度改变和调整氧化分量与磨损分量。试验机试验数据重现性好,自动化程度高。
在扫描电子显微镜下,对鞍钢调军台选厂φ5.49m×8.83m大型湿式磨机二段磨所有的φ35m×45mm低铬钒钛合金铸铁磨段,φ38mm 65Mn轧球及φ38mm低铬合金白口铸铁磨球运转后的形貌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低铬钒钛合金铸铁磨段磨损失效方式主要为切削磨损,并伴有基体组织的剥落;65Mn轧球主要为塑变磨损与切削磨损共存,而以塑变磨损为主;低铬合金白口铸铁磨球为切削磨损与基体剥落,同时碳化物出现
研制了一种以Si、Mn为主合金化元素,辅以少量Cr、Mo的低合金耐磨铸钢,其组织为马氏体+贝氏体+少量残余奥氏体;分析了热处理工艺对组织和性能的影响。该钢生产的锤头经批量使用结果表明,其使用寿命为高锰钢锤头的2倍以上。
所研制的液固两相流冲刷腐蚀试验机具有良好的重现性,各系统运行可靠,温度控制精度高,可有效模拟液固两相流冲刷腐蚀工况,并能有效地研究材料在给定试验条件下的冲刷腐蚀交互作用及其电化学行为。提高冲蚀速度和浆料温度都加速了材料的损伤和破坏。18-8不锈钢和T8钢冲刷腐蚀失重率均在冲蚀角度为45°时出现极大值,表明冲蚀角度在45°时,对材料产生的损伤强度最大,因此,在设计管道时应尽量避免45°冲蚀角结构。
针对研制的新型料层粉磨设备--卧辊磨,在性能试验及微观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磨辊与衬板的摩擦磨损机理。结果表明:显微切削、反复塑变和断裂剥落三种磨损机理并存,其中以反复塑变磨损为主。并依此确定了卧辊磨的耐磨材料选择、结构设计及工作条件等耐磨设计原则。
研究了B和Cu对复合铸铁磨球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微量的B和适量的Cu可明显地提高复合铸铁磨球的淬透性,经过余热淬火,可在直径为φ126mm的复合铸铁磨球的心 部获得贝氏体/马氏体基体组织。加B和Cu可以提高复合铸铁磨球的硬度和冲击韧性,硬度为HRC50~54,冲击韧性a为6~10J/cm,且磨球表面与心部硬度变化均匀。
在探索金属液/陶瓷间润湿角检测方法的基础上,分别检测了镍涂层氧化铝、氮化钛 涂层氧化铝与耐热钢液间的润湿角。结果表明:镍涂层氧化铝与耐热钢液间的润湿角是46°,氮化钛涂层氧化铝与耐热钢液间的润湿角是58°。进一步的铸渗试验表明:耐热钢液在包镍氧化铝颗粒间的铸渗深度可达8.0mm,在包氮化钛氧化铝颗粒间的铸渗深度为7.4mm,获得了氧化铝颗粒分布均匀的复合材料,无涂层的同粒度氧化铝不能实现铸渗。
通过数值预测及分析的方法,确定了影响锅炉燃烧器百叶窗浓缩器叶片磨损的因素,并且针对磨损实际情况,研究确定了浓缩耐磨叶片新型结构。经过工程应用,燃烧器煤粉浓缩器抗磨叶片使用寿命完全可以达到四年以上。
研究了Cr-20高铬铸铁的组织及其三体磨损性能。结果表明:热处理对Cr-20高铬铸铁的组织与性能有显著的影响。对于磨损特性,在磨损初期,Cr-20、Cr-15高铬铸铁与马氏体球墨铸铁的耐磨性均高于20钢表面掺碳处理试样。在磨损进行到一定程度后,由于表面高硬度层的磨损,三种材料的相对耐磨性显著增大;无论是石英砂,还是玻璃砂作为磨料,Cr-20高铬铸铁的耐磨性最高、Cr-15高铬铸铁次之,马氏体球墨铸
介绍了亚洲铸造年会上有关高合金耐磨铸铁及其复合材料发展中的一些理论与实践问题。总结了各种高铬铸铁的内部组织变化及其对性能的影响,并讨论了其它因素如碳含量、热处理温度等对组织及其性能的影响。特别是文中首次提出氧化铝纤维增强高铬铸铁及石墨改性高铬铸铁复合材料的凝固组织及性能的研究,这不仅为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发展提出了新的内容,也为高合金耐磨铸铁性能的进一步提高以及高合金耐磨铸铁多功能化提出了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