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高分子复合膜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来源 :“食品加工与安全”学术研讨会暨2010年广东省食品学会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cli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高直链玉米淀粉(HACS)和壳聚糖(CS)为基本材料,甘油为增塑剂,甲基纤维素(MC)为增强剂制备可食性复合膜,研究了高直链玉米淀粉与壳聚糖的配比,甘油的添加量以及甲基纤维素的添加量对复合膜的物理性能的影响,包括抗拉强度(TS)、断裂伸长率(E),透湿性(WVP)和颜色值。结果表明,壳聚糖添加比例的增大与甘油添加量的增加都使复合膜的抗拉强度降低,断裂伸长率和透湿性显著增大,膜颜色变黄;甲基纤维素的添加改善了复合膜的机械性能和透湿性,随着甲基纤维素添加量的增加,复合膜的抗拉强度和断裂伸长率都随之增大,透湿性逐渐降低,且对膜的颜色没有显著影响。
其他文献
借助SEM和EDS对以石油焦粉为燃料的蓄热室格子体用镁砖的残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采用石油焦粉作燃料时,由于助燃气体的增加,带入大量的飞料,对镁砖造成严重的冲刷和侵蚀,使方镁石严重橄榄石化而产生96%的体积效应;同时,由于石油焦粉含有金属化合物,长时间的高温会导致大量的Al、Fe、Ni等金属化合物在镁砖表面富集,并逐渐与方镁石反应固溶生成新的尖晶石相,伴随约8%的体积效应,加剧了镁砖的损毁。
以熔铸氧化铝废砖和冒口废料为原料,铝酸盐水泥和硅灰为辅料,添加适当的分散剂,制备出了性能优良的烧结a,β-氧化铝砖。结果表明:铝酸盐水泥的加入量在5%~9%范围时,各温度处理后的材料强度都比较合理,经1500 ℃以上温度煅烧后,基质中仅含有β-Al2O3和CA6两种高熔点矿相,有利于提高烧结体的高温性能,同时表现出较好的抗玻璃液侵蚀性能。
以高纯镁砂和镁铝铁尖晶石为原料制作镁铝铁尖晶石砖,分别讨论了烧成温度和镁铝铁尖晶石加入量对试样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烧成温度为1 600℃,镁铝铁尖晶石的加入量为10%时,试样的各种性能最佳。与现在使用的镁铬砖相比,镁铝铁尖晶石砖的抗热震性优于镁铬砖,挂窑皮性能与镁铬砖相近。
ZrO2质耐火材料抗渣侵蚀性好,耐磨性好,抗热震性好,而MgO质耐火材料抗侵蚀性好,抗热震性差,通过适当的工艺在以方镁石为主晶相的碱性耐火材料中引入适量的ZrO2可制得抗侵蚀性优良,抗热震性好,同时环保的镁锆质耐火材料。该镁锆质耐火材料可做为镁铬质耐火材料的替代(换)品,用于玻璃窑蓄热室格子体。
比较了300 mm厚氮化物(Si3N4、Si2N2O)结合碳化硅材料与传统Si3N4-SiC材料性能上的差异。结果表明:超厚氮化物结合碳化硅材料的使用性能与传统氮化硅结合碳化硅材料相当。
简要介绍了反应烧结Si3N4结合SiC制品的制造工艺以及影响Si3N4结合SiC制品性能的SiC粒度级配、硅粉加入量、氮气纯度、氮化烧成制度等工艺因素。
耐火材料是水泥厂除设备以外的第二大资金、能源消耗项目,保证和延长耐火材料的使用寿命,可降低和节约能源消耗,保证企业在未来社会上的生存空间。在本文中,针对水泥回转窑耐火材料需侧重管理的几个方面提出见解。
在本工作中,研究了加入微粉级单质硅对Si3N4-SiC耐火材料生产工艺及制品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加入微粉级单质硅能够改善泥料的成型性能,有利于氮化硅结合碳化硅制品的成型;加入微粉级单质硅,能够降低氮化烧成温度、缩短烧成最高温度的保温时间;随着微粉级单质硅加入量的增加,制品的显气孔率整体上呈下降的趋势,常温耐压强度和高温抗折强度呈现上升。
为利用微生物以解决鱼露的快速发酵问题,本实验采用平板透明圈法初筛、摇瓶复筛,从半年鱼露发酵液中筛选到一株产蛋白酶乳酸菌T1。考察其生理生化性质、酶学特性,并添加入鱼露发酵液中进行发酵试验。结果显示:经形态特征观察,初步鉴别T1乳酸菌为芽孢杆菌属(Bacillus sp.);其最适生长温度为32℃,pH为5.5;所产蛋白酶酶活最适温度为40℃,pH为7.0,最适条件下酶活力达72.2 U/mL;添加
本文主要通过对糙米发芽的浸泡温度、浸泡时间、发芽温度对发芽率的影响进行实验,根据糙米发芽过程中主要营养成分γ-氨基丁酸(GABA)含量的变化确定糙米发芽最佳工艺条件,找出提高糙米发芽速度途径。本研究得出的糙米发芽最佳工艺为:浸泡温度为25℃,浸泡时间为6h,发芽温度为30℃,发芽28 h的发芽率最高,此时发芽米营养成分含量最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