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高校化学基础课程教材建设历史回顾与展望

来源 :中国化学会第30届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mn1002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晚清时期,包括化学在内的西方自然科学知识开始传入我国,并在一些新式学堂得以传授,所用教材自然以译著为主.1910年,京师大学堂格致科设立化学门,视为我国正规高等化学教育之开端,一些有志之士开始尝试自编或编译适合我国大学实际教学情况的教材.但这些教材尚不能很好地满足当时的教学需要,许多大学在这一时期采用英文原版教材,有条件者还用英文讲授.
其他文献
  本研究通过对我国高校化学专业课教学诊断,挖掘专业课教学的现状特征、危机与困境以及问题产生的根源。在此基础上,以化学专业课教学为例,围绕教育对象与教育实施者、教育目
会议
  一、 化学教育概述 化学教育与化学科学既有联系又有区别[1]。刘知新先生认为[2],现代化学教育已经突破了化学学科,走进了一种广泛联系的科学视野,并且突破了学校教育与
会议
  本论文综述目前国内外物理化学教学的特点和内容,并提出一种新型完全符合教学的讲义形式。它不同于目前教材的编写思路,在教学内容上体现精炼、核心、骨干、实在、实用、兼
  学科间的相互交叉、渗透、融合已成为当代科学发展的主要趋势,分析化学是一门多学科的综合科学,随着各学科的发展而不断进步,尤其是以计算机应用为主的高新技术迅猛发展,使得
  南开大学化学学院是教育部首批国家理科基础科学人才培养基地(化学),也是首批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试点单位。为了培养创新型化学人才,近些年南开大学化学学院对本
会议
  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十分重视本科生科研训练,依托学科优势,按照“启发创新意识、注重训练过程、提高综合素质”的原则制定了科研训练方案。包括:开阔科研视野、文献检索、
  本文以吉林大学化学学科在以宽厚基础、学科交叉、实践能力、国际视野等创新型人才培养要求下所进行的课程体系改革与建设。利用2门理论国家级精品课程和1门实验国家级精
  作为化工行业的领导者,陶氏化学一直致力于通过科学和技术的力量积极不断地为社会提供创新解决方案。经过将近一百二十年的积累,同时结合中国本土的实际情况,陶氏中国在人才
  科学人文素质教育对学生的成长是极其重要的,但广大学生对人文素质课并不重视,大量出现"选修课必逃"的现象。科学人文素质课程的教学效果与学生的兴趣密切相关[1]。中南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