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MMA-b-PHBV-b-PMMA三嵌段共聚物的合成及热性能研究

来源 :2012年全国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linglor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可生物降解聚(3-羟基丁酸酯-co-3-羟基戊酸酯)(PHBV)和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为原料,利用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制备了PMMA-b-PHBV-b-PMMA三嵌段共聚物。通过红外光谱(FTIR)、核磁共振氢谱(NMR)、凝胶渗透色谱(GPC)对三嵌段共聚物的化学结构及分子量进行了表征。使用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对嵌段共聚物的热性能进行分析。研究表明,PMMA组分限制了三嵌段共聚物在降温过程中的结晶;熔融过程中,较低聚合度的嵌段共聚物出现冷结晶现象,随PMMA聚合度DP的增加,嵌段聚合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增加。
其他文献
苯并噁嗪树脂是一类具优异性能新型热固性树脂。目前对于源于可再生资源的苯并噁嗪树脂的研究甚少。本课题组近期致力于研究以天然产物丁香酚、愈创木酚、腰果酚、丁二胺、癸二胺、糠胺为原料的苯并噁嗪树脂的合成、表征及材料性能研究,此类热固性树脂具有很大的环保价值和现实意义。  以腰果酚-癸二胺型噁嗪为例,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并确认了其结构与固化性能。材料的模量在-80到-60℃之间快速降低,其玻璃化转变温度为
聚丙烯酰胺(PAMs)及其衍生物是一类重要的水溶性聚合物,广泛应用于石油开采、水处理、造纸等行业。但在实际应用中,不同的领域需要的聚丙烯酰胺的分子量及微结构不同,而聚丙烯酰胺的微结构对其离子度、粘度等性能具有重要影响。为了探索PAMs的结构-性能-应用关系,本研究利用反应条件温和、单体适用范围广的活性聚合方法——RAFT法合成了具有精确微结构的多嵌段阳离子聚丙烯酰胺(C-PAMs),阳离子单元为单
服用仿蚕丝是由聚酯纤维经碱减量处理以模仿蚕丝外观和手感,不含丝素组分。人们采用了蚕丝再生、化学合成和基因工程等方法,以获取结构甚至功能仿蚕丝,但产物溶解困难,加工性能和力学性能与天然蚕丝还有很大差距。制备了一种主链含蚕丝丝素特征肽链(GlyAlaGlyAla四肽)的聚氨酯,采用静电纺丝方法获得了纤维膜,试图模仿医用蚕丝敷料。以叔丁氧羰基保护氨基酸和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为原料,以N-甲基吗啡啉为碱,分
近年来,烯烃活性配位聚合单活性中心催化剂发展迅速,很好地实现了乙烯活性配位聚合,同时在丙烯等规和间规以及苯乙烯等规和间规活性/可控配位聚合方面也涌现出新的催化剂,这些成果为合成含反应性端基聚烯烃提供了新的途径。本文通过调节配体的空间位阻效应和电子效应,设计合成的含氟苯氧基亚胺钛烯烃活性/可控配位聚合催化剂;研究阐明乙烯、丙烯活性/可控配位聚合及其选择性链转移反应机理和动力学模式,高效合成含反应性端
聚乙烯醇(PVA)是广泛用于纺织、食品、医药、造纸、印刷等领域的重要的高分子材料。针对PVA不足的改性工作也日益受到国内外的重视。通过在PVA前驱体PVAc(聚乙酸乙烯酯)的合成中适当引入第二组分,是改善PVA结构,赋予PVA更优性能的重要途径。衣康酸(IA)作为一种生物发酵产物,可再生,无毒无污染,且分子结构中既含有碳碳双键,又含有羧基,将是一种理想的改性PVA的组分。虽然早在1990年代已有学
表面具有仿生超疏水性能的材料可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建筑、纺织等领域。本文将低表面能的氟丙基倍半硅氧烷纳米粒子与聚丙烯腈混合溶解在溶剂N,N-二甲基甲酰胺(DMF)中,利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具有超疏水性质的氟丙基倍半硅氧烷/聚丙烯腈复合纳米纤维膜材料,重点研究材料制备工艺条件与材料表面形貌结构以及表面性质的关系。结果表明,制备的复合纳米纤维膜表面水接触角随氟丙基倍半硅氧烷含量增大而增大,复合材料接触角
静电纺丝是一种高效制备纳米纤维的方法,是利用非牛顿高聚物溶液或熔体在高压电场下克服表面张力与粘弹力,进行拉伸弯曲运动,获得纳米到亚微米级连续纤维的加工技术。在静电纺丝过程中,喷丝头和接收装置之间就会形成一个电场,这种梯度电场会驱使聚阳离子沿着电场线方向移动,使聚阴离子沿着电场线相反方向移动,从而诱导聚电解质与非电性聚合物发生相分离而形成核壳结构液体,从而形成核壳结构纳米纤维。本文对纺丝装置的设计进
在胶乳状态下,利用甲酸和双氧水将天然橡胶分子链进行环氧化后用亚硫酸氢钠开环制备了磺酸钠基天然橡胶离聚体,并将苯胺在天然橡胶磺酸钠离聚体中进行原位聚合制备了聚苯胺/天然橡胶离聚体(PAn/INR)的复合材料。结果表明,利用开环反应将磺酸基接枝于天然橡胶分子链上而制得INR.添加了聚苯胺的复合材料其电导率最高可以达到5.264S·cm-1,比未添加聚苯胺时的导电率提高了18倍,其物理机械性能得到明显的
本研究的设计思想是将脂肪族聚碳酸酯与生物液晶化合物各自的优良性能集于一体,期望获得具有重要而广泛应用价值的生物降解液晶高分子材料。首先合成了一种新型液晶单体5-甲基-5-碳酸(胆甾醇)酯三亚甲基环碳酸酯(MCC-chol*),然后将一定量的MCC-Chol*与10%、20%、30%与40%的丙交酯(DLLA)共聚,在150℃下通过开环聚合反应,制备出了侧链含胆甾基的三亚甲基环碳酸酯与丙交酯的液晶共
报告人早在95年就发现芳香酮系光敏剂在表面光接枝聚合中可原位形成的休眠基,这些休眠基在光热活化下具有再引发能力。经过十几年的后续探索研究,发现并形成了包括原位光感应基团转换反应,受限光控聚合,光支化等内容的一整套光辅助可控/活性自由基新体系,还由此开发了称作“环状频哪醇自由基调节的活性自由基聚合(CMP)”新体系。该体系虽然在热活化下,其“可控”程度低于ATRP和RAFT体系,但由于无金属,无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