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城市建筑物对边界层结构的影响

来源 :第四届长三角论坛——气象科技创新与发展分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ngxingh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区域边界层模式的数值模拟中引入建筑物的影响。和实际观测的对比结果表明,模拟结果能较好体现建筑物对城市风场的影响,提高了模拟性能。根据城市形态特征,设计不同建筑物高度和密度的敏感性试验,模拟结果表明:建筑物一般会使城市地区风速减小,易引起低层气流的幅合:湍流交换加强,大气层结的不稳定性增大,混合层高应增加。这些变化表明建筑物对城市气流及边界层结构的影响十分明显,尤其在风速较大的时候。
其他文献
从2002年起,省气象技术装备中心就开始对“江苏行气象技术装备运行监控系统”进行了开发研究。经过几年的艰苦攻关,边开展研究、边应用检验、边发挥效益。建立了适应全省气象技术装备远程实时运行监控、远程诊断和智能化的自动报警等业务化的运行平台,涵盖了运行监控、技术支持、计量检定、气象器材供应管理等为主要内容的功能完备的省级综合技术保障系统。系统的开发和应用创新了技术保障手段,提高了保障响应时效,降低了保
系统提取闪电二进制状态信息资料实时创建Oracle状态数据库,采用NET开发平台的OracleConnection数据组件解析Oracle数据库中闪电数据,提取生成要求上行的闪电定位资料,调用System.Net.Sockets类编写FTP上传模块。该系统连续运行稳定,针对各种闪电仪器异常、网络传输异常智能应对,有完整的程序日志和错误异常处理机制。经过测试是一个稳定、可靠的业务系统平台。
本文利用最新对比观测资料,对能见度自动观测设备与人工观测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主要对观测数据的相关性,同步性、一致性、误差等方面进行了对比。对能见度仪在高、中、低三种能见度状况下分别进行比较,重点分析了大雾天气低能见度状况下人工观测和各仪器观测之间的差异。7种前向散射能见度仪在不同的能见度状况下表现出不同的特性。将这一新的地面气象观测设备比较客观地展示出来,供同行在选用能见度仪时有一个全面认识。为生
在时间域和频率域都域可达到高分辨率的小波变换已被利用到各种信号处理领域。小波变换在激光雷达信号处理中主要是用于去噪,但一般都忽略了两个关键问题:一是小波基的选择,二是在激光雷达大气回波信号去噪时分解尺度的确定:这两个问题直接关系到激光雷达信号中的噪声能否有效地剔除。本文通过对实际激光雷达信号的支噪分析,明确给出了小波基的选样标准,而且证明选用 Haar小波去噪时小波变换的关键尺度为4,进行3级分解
根据浙江省己完成国家基准站、国家基本站1961年至2000年19个站降水自记纸数字化处理资料,分析了降水自记纸数字化处理资料特征,降水自记纸数字化处理资料与人工处理资料比较优缺点。将浙江省19个站数字化处理24小时台计雨量与人工整理日雨量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降水数字化处理资料与事实相符,数据可靠准确。简要阐述降水自记纸数字化处理资科应用及应用资料注意事项。
本文利用金华国家气象观测站2004年地面自动站与人工平行观测期间的数据,按月对气压、气温、相对湿度、地温、风向风速、降水进行差异分析,统计了两种观测之何的对比差值、风向一致率、降水百分误差和分布频率,并对造成差异的原因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本站气压、气温差异很小。自动站相对湿度系统偏小,传感器性能不稳定。地表温度差异在-0.5~0.5℃之间,2分钟风向一致率为44%。自动站风迷系统偏小0.31
不同雷暴天气所释放的能量大小有差别,本文对雷暴天气系统类型进行定义,并通过2007年的几个个例,对当天的天气能量参数,雷电参数以及电场变化进行相关统计,得出梅雨期型雷暴天气的能量和地闪样本教>高空槽型>热对流型>东风波型,上海地区雷暴系统雷电流幅值基本集中在40KA以下,梅雨期型和高空槽型在20、40KA间地闪频数较多,热对流型地闪频数偏少:不同类型雷暴天气对应的电场变化存在不同。
利用MOUIS卫星遥感光学厚度资料,分析了中国大气气溶胶光学厚度的时空分布特征,并与同期沙尘天气进行了对比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①中国主要内陆地区的气溶胶光学厚度(简称AOT)分布有四个高值区:南疆盆地和青海甘肃、内蒙古中西部地区、四川盆地和长江黄河下游地区。②春季北方特别是两北的AOT值明显高于南方,冬季南北AOT值差别不大。③南疆盆地和内蒙古中东部地区AOT值随季节变化明显,而四川盆地、长江黄
2004年和2005年秋季,在北京325m气象塔的8.80,240m 3个不同高度,对PMIn和PM(s)的质量浓度分别进行了实时观测。结果表明,2001年10月1日~11月30日PM10和PM25的平均浓度分别为155,97μg/m1,PM25/PM10为 62%:2005年10月1日11月30日PM10PM25的平均浓度分别为174,87μg/m3,PM2.5/PM40为50%,超过国家二级标
本文系统地介绍了江苏省大气污染扩散应急响应系统的原理、框架、功能及应用情况。该系统依托中尺度数值模式MM5的大气背景场,运用美国大气污染扩散模式(HYSPLIT 4)计箅污染物的轨迹、扩散及沉降浓度,采用地理信息系统软件(google earth),精确显示污染物的传播路径、影响区域和污染物的浓度值。系统应用的数值模式成熟、原理清晰,构建系统的集成软件系统先进。通过2007年6月南京江北工业区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