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红细胞CD35分子表达和血清炎症细胞因子变化及其免疫调整

来源 :第六届全国肝脏疾病临床学术大会暨第二届中国—印度尼西亚肝病峰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weib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红细胞免疫病理机制和细胞因子变化在非酒精性肝炎(NASH) 发病中的意义,并观察对其进行免疫调整的初步结果。 方法:(1)选取68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者,使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流式细胞仪测定其红细胞CD35分子水平,同时测定血清IL-6,IL-8,TNF仅及CIC,并与30例相同年龄组之正常人对照。(2)随机选取25例NASH者,给予小牛胸腺肽50mg/ml,肌注/每次,每周2次×16周,并口服双岐杆菌剂,同时与常规治疗组22例对照前述指标,并于治疗结束12周后复测。 结果:68例患者中无论非酒精性肝炎或非酒精性单纯性脂肪肝组红细胞CD35分子均显著表达低下(t值分别为-6.46.-6.17。P<0.001),CIC均高于正常(X2值分别为4.27,3.97,P<0.01),而NASH组的血清IL-6,IL-8,TNFα也较正常显著增高(值分别为-3.83,5.41,5.08,P<0.001)。经免疫治疗的NASH组上述指标恢复正常显著优于对照组(t=6.47,P<0.001;X2=3.23,P<0.01, f值分别为-3.09,-4.39,-4.12,P<0.001)。治疗结束12周复测,上述指标结果相同。 结论:红细胞免疫机制和炎症细胞因子参与了NASH的发生发展。免疫调整对改善NASH的RBC-CD35分子表达,降低IL-6,IL-8和TNF α的血清水平有一定意义。
其他文献
目的:研究Ms患者血清及CSF中干扰素-γ水平的变化,探讨干扰素-γ在MS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选择58例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新住院MS患者,临床表现符合Poser等制定标准的确诊(definite)或很可能(probable)MS诊断。选择40例无血缘关系的健康人,年龄、性别均与病例组匹配,近期无感染、未应用免疫抑制剂。血液及CSF标本应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ELISA)方法测定干扰素-γ含量。结
目的:建立脑脊液丙型肝炎病毒(HCVE1)巢式荧光定量RT-PCR检测方法,为快速、准确地定量检测脑脊液HCV奠定基础。方法:根据HCV基因序列,设计并合成引物和荧光标记探针。将PCR扩增的HCV基因片段克隆入载体,重组质粒经筛选、鉴定后,作为阳性模板,用于标准曲线的制定和样品检测。结果:应用重组质粒制作的定量曲线循环阈值与模板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43,建立了检测HCV的巢式逆转录
目的:为了观察病毒性脑炎急性和恢复期患者血液和脑脊液的NSE含量变化,探讨其与异常脑电图和影像学低密度灶体积等方面的相关性。方法:将42例病毒性脑炎住院患者作为观察组,25例与观察组相匹配的阑尾或胆囊摘除手术病人以及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采用ELISA法,检测其血液及脑脊液NSE浓度。结果:病毒性脑炎急性期患者血液和脑脊液NSE浓度显著高于恢复期患者和对照组(P<0.01);血液和脑脊液NSE浓度
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具有严格的宿主易感性和肝细胞嗜性,这些特性被认为和人肝细胞膜上的高特异性病毒受体紧密相关,感染早期HBV表面抗原特定肽段与肝细胞上特异受体识别并结合,介导病毒进入细胞,启动HBV的复制周期。本文介绍了PreS 1在HBV感染过程起着的重要作用,浅谈了HBV感染肝细胞的过程。
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目标:清除或长期显著抑制HBV复制,防止疾病进展为肝硬化、肝衰竭及HCC,并最终降低死亡率或肝移植需求。本文介绍了慢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的长期性,分析了现有的抗病毒治疗方案,提出长期治疗中核苷类药物的耐药管理策略。
目的:探讨还原型谷胱甘肽在急性脑梗塞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将146例脑梗寨患者随即分成两组,治疗组运用还原型谷胱甘肽配合溶栓治疗,对照组仅使用溶栓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是显著率比较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进行神经功能评分,结果显示治疗组较对照组有显著的进步(P<0.05)。结论:还原型谷胱甘肽配合溶栓治
目的:观察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对原发性肝癌患者在接受适型放疗时肝损害的预防和治疗作用。方法:对4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应用三维适形放射治疗,其中男性患者32例,女性8例,预防组(26例)在放疗同时予以GSH和维生素C治疗;对照组(14例)在放疗同时予以维生素C治疗,该组患者如出现肝损害则使用GSH治疗(5例);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在肝损害发生率、损害程度上的差异,并评价GSH治疗肝损害的疗效。结果:预
目的:观察替比夫定体外对乙型肝炎病毒复制子的抑制作用。方法:将乙型肝炎病毒复制子pHBV1.3质粒转染Huh7细胞,在转染细胞培养液中加入不同浓度的替比夫定,然后在不同时间段脱察替比夫定的抗病毒作用。ELISA检测培养上清中HBsAg、HBeAg的表达,荧光定量PCR(FQ-PCR)定量检测培养上清液中HBV DNA拷贝数,Southem blot分析转染细胞中HBV复制中间体。结果:替比夫定减少
目的:观察替比夫定治疗e抗原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效果和安全性。方法:病例选择符合2000年全国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诊断标准,未接受过抗乙肝病毒治疗。应用替比夫定600mg/d,每日1次口服,治疗36周20例,24周20例,12周10例,8周5例,共55例。观察血清HBV DNA水平,e抗原血清转换及肝功ALT变化。结果:55例治疗前HBV DNA基线值7.23±0.4(olg10),经4、12
目的:观察和对比单用替比夫定与替比夫定联合胸腺肽α1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替比夫定组15例,单服替比夫定,600mg每日1次,联合组18例,替比夫定加胸腺肽αl,1.6mg皮下注射,每周2次共用26周,并继续服替比夫定。结果:替比夫定组和联合组24周时ALT复常率分别为92.3%和94.3%(P>0.05); HBV DNA阴转率分别为95.4%和96.2%(P>0.05);HB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