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层岩溶残丘型油藏描述难点与对策--以轮古西油田为例

来源 :2015油气田勘探与开发国际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inadongfang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针对塔里木盆地塔北轮南地区奥陶系碳酸盐岩岩溶残丘型缝洞油藏面临的油井“高产而不稳产”、“油井含水率高”、“洞穴储层被泥质或方解石充填”重要问题,进行了地质和地球物理综合研究.主要采用四项技术对策:1在分析岩溶成因基础上,对三维地震数据进行岩溶洞穴分层解释;2采用岩溶沟谷趋势面法确定油水界面;3通过岩石物理分析,寻找出泥质指示因子识别出被泥质充填的洞穴,进而筛选出有效储层;4多参数综合评价技术对岩溶残丘进行评价.通过以上四项技术方法的实施,弄清四层洞穴储层分布特征及供油的关系;厘清了油水在洞穴储层中赋存关系及含油洞穴储层的分布特征;认识到岩溶缓坡的充填程度高于岩溶台地区;评价出三类残丘含油单元.四项技术对策在岩溶洞穴储层分层解释、趋势面确定油水界面、泥质因子反演识别有效储层等方面具有较强适用性,可为相同类型油藏的高效开发提供了有效的技术借鉴.
其他文献
认识和把握高含水油田产量递减影响因素和影响规律对于油田稳产具有重要意义.首先,采用现场生产数据统计分析方法探究了新井和措施的投入对油田产量递减的影响规律,创新性建立了第n-2年新井产量比例(NPR(n-2))、第n-1年新井产量比例(NPR(n-1))和第n-1年措施增油量比例(SIPR(n-1))三项主控因素指标,其中NPR(n-2)及SIPR(n-1)的增大会加大第n年油田总产量递减,而NPR
鄂尔多斯盆地苏里格气田致密气藏砂体的内部结构复杂,气层薄而分散,具有很强的非均质性,水平井产能差异极大.考虑到水平井单井控制半径大,辐射面积广,近地层的地层参数可能随着生产的进行逐渐消耗,远地层的能量才能被利用.因此采用水平井动态分类评价的思路,建立不同类型水平井与产能动态特征关系,将水平井分为好、中、差三类.然后采用采气指示曲线法、数值模拟法、压降速率法、矿场生产统计法4种方法,对苏14区块水平
油藏注气过程中储层吸气能力的预测,受启动压力的影响,一直是注气提高采收率工作的难点.目前对注气过程中启动压力的研究与认识主要从室内实验中得来,很少在实际试注资料中发现明显的启动压力.本文首先从启动压力的定义着手,利用塔里木油田多口试注井实际资料,明确了注气驱过程中启动压力的存在;同时结合室内实验,发现其与毛管压力之间存在对应关系,明确了启动压力的产生机理;并利用这种关系,优化二项式公式,提出了一种
塔中4油田含砾砂岩段CⅢ1~3小层储层非均质性强,不同井区在累积产油量、产液指数、地层压力保持程度、油井水淹程度等方面都存在明显差异,因此需要开展油层分类、分区研究.通过研究影响生产效果主控因素,建立了油层分类模型,即累积产油与分类有效厚度之间、分类有效厚度与孔隙度之间的关系式,同时在此基础上依据分区原则完成了分区模型描述.研究认为,分类有效厚度3、2m可作为油藏分区的分级标准,而孔隙度15%、1
岩性油藏是由于储集层岩性改变而造成的油藏,分为砂岩上倾尖灭油气藏、砂岩透镜体油气藏和生物礁油气藏;而岩性油藏储量计算的关键是选择好计算储量的参数.本文以直罗油田为例,通过孔隙度与声波时差的相关性研究发现,孔隙度与声波时差关系密切,相关系数在0.9以上,为解释有效孔隙度提供了可靠的依据;运用阿尔奇公式法解释了含油饱和度;并结合四性关系划定有效厚度,最终确定了有效储层的下限标准为0.4;研究总结了主要
由于孔隙结构复杂、岩性多样、泥浆侵入、试油资料有限、测井系列单一等原因导致仅仅运用测井资料对海南福山油田流沙港组储层进行油水干层识别有一定的困难,因此本次研究通过结合层序沉积构造认识,研究油气成藏规律,确定了其油气聚集区带的基础上,总结了一套基于油藏的测井综合评价方法,最大程度的挖掘了潜力油气层,为勘探开发工作提供了预见性的有效建议.
英买2奥陶系碳酸盐岩油藏以孔、缝、洞储层为主,油藏地质条件和生产动态特征异常复杂,精细储层描述困难.经过数年开发,不断摸索,逐步形成了一套储层综合描述技术,该技术以动态描述方法为主,主要涉及静态描述、生产动态分析和试井资料分析方面,强调三方面认识成果的相互补充及重合验证.相对传统的地震资料描述储层方法,具有明显的技术补充作用,进一步提高测井效率和储层认识精度,针对不同储层类型制定更为精准的“一井一
受环境和经济条件限制,海上油气田的勘探开发一般具有井数少、资料录取少的特点.开发初期,地质油藏认识可能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特别是复杂断块油气藏,在类型判断及开发方式选择上可能出现较大的偏差.为高效开发初期认识不清的油气藏,利用流体相态研究,结合地质、测井、生产动态等综合研究,可及时核实或纠正前期因资料不足带来的认识偏差.通过在渤海某复杂断块油气藏中应用,获得了良好的开发效果.
地震沉积学瞬时频率分析是在传统地震道中提取基础地震属性的的方法之一,它是一种全新的并且对于岩性地层学、石油地质学、地震地貌学来讲是一门发展中的重要学科,是研究地震信息和沉积结构及演化史分析的技术手段.它包括三个关键技术:分频解释、90度相位转换和地层切片,在本次研究中,一些基础的地震沉积学研究方法被应用到萨雷兰凹陷三角洲沉积体系划分中,并与传统地震解释方法进行了对比;发现35hz是该区最佳的调谐频
东道海子凹陷位于新疆准噶尔盆地中央凹陷东北部,受克拉美丽深大走滑断裂的影响,该区发育多条走滑断层.目前对该区研究较少,而走滑断层体系具备较好的控藏因素,因此对该地区走滑构造的精细解释与特征分析对进一步的油气勘探具有较为重要的意义.本文分析了东道海子地区断层分布的平面特征,在了解走滑断层样式特征以及鉴别标志的基础上,结合地质背景,对东道海子地区的多条二维、三维地震剖面进行走滑构造的精细解释,在此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