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用三维时间飞跃法磁共振血管成像对Willis环的系列研究

来源 :中华放射学学术大会2016、中华医学会第23次全国放射学学术大会暨中华医学会第24次全国影像技术学术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81041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MCA硬化是引起脑血管疾病的的主要原因之一,Willis环作为侧支循环的代偿途径,其代偿潜能与其完整性有关.采用3D-TOFMRA来观察患者的Willis环类型,测量ACoA直径,探讨是否存在MCA不同硬化级别、年龄及性别差异.方法 1回顾性分析于我院行MRI及3D-TOFMRA的629例患者.2对Willis环类型进行分类,即Ⅰ型、Ⅱ型、Ⅲ型、Ⅳ型,并进行统计学分析.3 筛选出ACoA开放的患者,在MRA原始横断面图像上测量该血管左、中、右三段的管径,取平均值作为血管管径,随后进行统计学分析.4根据MCA主干及分支血管走行、血流信号将MCA狭窄程度分为0级对照组、1级轻度动脉硬化、2级中度动脉硬化、3级重度动脉硬化.年龄分为1组(≤40岁)、2组(40-60岁)、3组(>60岁).结果 1629例患者中,Willis环Ⅰ型最少,Ⅳ型最多.2Willis环类型所占比例在MCA硬化级别中无统计学差异,且均是Ⅳ型最多,Ⅰ型最少.3Willis环类型所占比例在年龄中有统计学差异.Ⅰ型中,1组所占构成比最多,3组最少;Ⅱ型中,2组最多,3组最少;Ⅲ型中,1组最多,2组最少;Ⅳ型中,3组最多,1组最少.4Willis环类型所占比例分布在性别中有统计学差异,男性中Ⅱ型和Ⅳ型所占比例比女性多,Ⅰ型和Ⅲ型所占比例比女性少.5ACoA直径在MCA不同硬化级别中无统计学差异.6ACoA直径在年龄中无统计学差异.7ACoA直径在性别中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1前后循环完整率较低.2Willis环类型构成比在MCA不同硬化级别中无统计学差异.3不同年龄段的Willis环类型构成比不同.4男性中Willis环Ⅱ型和Ⅳ型比例比女性多,Ⅰ型和Ⅲ型比例比女性少.5ACoA直径在MCA不同硬化级别、年龄及性别中无统计学差异.
其他文献
探讨踝关节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方法和治疗效果.方法 2012年2月-2014年2月,采用手术治疗踝关节骨折52例.男35例,女17例;年龄18~67岁,平均36.5岁.踝关节致伤原因:交通事故损伤11例,高处坠落损伤14例,扭伤占17例,压砸伤5例,其它踝关节损伤5例;根据Lauge-Hansen分型,旋前外旋型Ⅱ度9例、Ⅳ度6例,旋后外旋型Ⅱ度15例、Ⅳ度8例,旋后内收型Ⅱ度8例,旋前外展型6例.
目的:分析跟骨关节内骨折切复内固定治疗的疗效及并发症.方法:自2015年1月至2016年5月,跟骨关节内骨折病人共48例,女18例,男30例,跟骨56个.术前CT Sander分类Ⅱ型2个,Ⅲ型 32个,Ⅳ型 22个.采用跟骨外侧"L"型切口入路,钛质空心螺钉加多根克氏针内固定治疗,随访6~38个月,平均27个月.Spss10.0对术前、术后数据统计分析.
目的:探讨OLIF治疗退行性腰椎疾病的短期临床疗效方法:前瞻性分析2014年12月至2016年1月在我院行OLIF治疗退行性腰椎疾病的患者21例,均为女性,年龄32~70岁,平均(50.6±12.8)岁;其中单节段病例16例,双节段2例,三节段3例.术前诊断盘源性腰痛5例,退行性腰椎滑脱12例,退行性脊柱侧弯4例.统计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引流量、术后住院日,并评估术后3月及6月临床症状改善情
目的:观察锁定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13 年3月至 2015年3月收治的70 例肱骨近端骨折患者,采用肱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的35例骨折患者为治疗组,其中男性20例,女性 15例,年龄 35-77岁。车祸伤10例,摔伤25 例,均为闭合性新鲜骨折,合并其他骨折4 例,无合并其他严重器官损伤。
Objective:To evaluate the neuroprotective effects of ginsenoside Rd (GS Rd) in a rat model of spinal cord injury (SCI).Method:Rats in SCI groups received a T8 laminectomy and a spinal contusion injury
This study was designed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pulsed electromagnetic fields (PEMF) on the balance of adipogenesis and osteogenesis on steroid-induced osteonecrosis of the femoral head (ONFH) i
目的 通过对科室医护晨会交班模式改变,进一步深化以“患者为中心”的优质服务。提高科室整体护理服质量。方法 自2015年1月至今运用改进后的晨会交接班模式进行交接班,并对执行新模式前后的效果进行对比。结果 提高了晨会交接班质量和训练了科室护士的心理素质、独立思考、观察判断及专科疾病知识能力,增加了患者及医生对科室护理人员的满意度和信任度。结论 新的晨会交班模式使交接班更加规范、合理、完善。同时
目的 研究11C-CHOPET/CT对于前列腺癌的检测价值.方法 前瞻性纳入16例可疑前列腺癌患者,年龄57-81岁,其中12例患者为前列腺癌,4例患者为单纯前列腺增生.所有患者治疗前均行18FFDG及11C-CHOPET/CT检查,两种检查之间间隔3天.由2名有经验的诊断医师阅片,统计前列腺癌病灶的SUVmax.结果 良、恶性前列腺病灶在11C-CHOPET/CT上所测得SUVm
目的 探讨MRI弥散加权成像(DWI)与超声光散射(DOT)在乳腺良恶性肿瘤鉴别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85个乳腺肿块,均行DWI及DOT检查,DWI采用3.0TMR弥散加权成像,定量分析表观弥散系数(ADC),于ADC图上手动测量并记录病灶ADC值,ADC值取1.25X10-3mm2/s为临界值,0.05).结论 乳腺DWI与DOT,作为乳腺肿瘤筛查的便捷检查技术,二者相关性
目的 探讨在低千伏(100千伏,80千伏)条件下应用碘佛醇(300mgI/mL)行冠状动脉血管成像检查的可行性,并评估自适应迭代重建(iDos)的应用价值.方法 临床拟诊冠心病而行CCTA检查的患者64例,采用前瞻性心电门控触发扫描模式,根据千伏选取分A,B组各32例.A组100千伏,B组80千伏,管电流300mA/Slice.对比剂按体重0.8-1mL/kg给予碘佛醇(300mgI/mL),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