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辅助个体化导航模板在Hangman骨折中的临床应用

来源 :中华医学会第十八届骨科学术会议暨第十一届COA国际学术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5692934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利用计算机辅助个体化导航模板为Hangman骨折后路经椎弓根固定提供准确定位.方法:Hangman骨折患者CT连续扫描,三维重建软件MIMICS 10.01建立Hangman骨折三维模型,以STL格式导出模型.在UG Imageware12.0平台打开三维重建模型.利用RE原理寻找椎弓根的最佳进钉钉道.提取椎板的表面解剖学形态,建立与椎板解剖学形态一致的模板.拟合模板和椎弓根孔道成定位模板,将椎体和定位模板通过激光RP技术生产出实物模板,手术时利用建立的定位模板与椎体的后部结构相吻合,通过导航孔进行C2椎弓根的定位,植入椎弓根螺钉.同法制定C3椎弓根钉导航模板,对需行C2,3后路固定时进行C3椎弓根钉的导航定位.术后根据X片和CT扫描评价椎弓根螺钉的位置.结果:使用4例患者,两例行C2,3椎弓根固定融合,两例行单纯C2椎弓根螺钉固定;共植入C2椎弓根螺钉8枚,C3椎弓根螺钉4枚.术中模板与暴露的椎板贴合紧密,稳定性好,所有椎弓根螺钉植入均顺利.所有病例术中和术后未出现血管和神经并发症.结论:利用RE原理和RP技术生产出的导航模板具有较好的准确性,为Hangman骨折椎弓根的定位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利用该方法可使Hangman骨折后路固定手术简单及安全化.Hangman骨折也称枢椎创伤性滑脱[1],系指枢椎上下关节突间部骨质在暴力作用下造成骨折,近年来由于交通事故和高处坠落等减速性损伤导致此类患者逐渐增多.随着对Hangman骨折的深入认识、手术技术的提高、内固定器械的发展,早期手术内固定治疗已被越来越多的脊柱外科医师所接受.近年来有报道直接经后路C2椎弓根单节段或双节段固定治疗Hangman骨折[2,3],但由于经椎弓根固定存在潜在的脊髓及椎动脉损伤的风险,因此使用时风险较大.笔者设计了一种新型的脊柱椎弓根置钉导航模板[4,5,6],为Hangman骨折后路经椎弓根固定提供了一种新方法,自2007年6月—2008年10月初步应用于临床,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其他文献
会议
会议
会议
会议
会议
会议
目的:对19例小腿严重畸形并短缩形患者一次手术同时矫正畸形,延长患肢,达到均衡下肢,恢复肢体功能的目的,同时改善形体美容.方法:本组19例小腿严重成角畸形并短缩患者,男11例,女8例,年龄9~35岁.先天性畸形3例,幼时患者骨髓畸形4例,创伤骨折畸形7例,软骨发育不良畸形3例,骨骺损伤畸形2例.畸形角度30度~60度,向两个方向成角(即向前,后内外畸形)11例,伴有跟腱挛缩并足下垂12例.采用畸形
目的 评价无柄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早中期随访结果,探讨其临床应用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 2002年2月至2007年3月,对51例56髋施行无柄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男31例34髋,女20例22髋;年龄25-87岁,平均56.2岁.术前Harris髋关节评分平均72.4±8.4分.新鲜股骨颈骨折6例6髋,股骨颈骨折继发股骨头坏死4例4髋,股骨头无菌性坏死(Ficat Ⅲ-Ⅳ期)34例37髋,强直性脊柱炎髋
目的:对16例下肢○形腿并矮小患者采用矫正畸形和下肢同步延长的方法,达到矫正下肢畸形,增加患者身高的目的.方法:1989年以来,我们对16例下肢○形腿畸形并身材矮小患者施行胫骨截骨矫形,胫骨干骺端截骨下肢延长的方法,收到满意效果,同期手术同时解决了下肢畸形和身材矮小问题,深受患者欢迎.手术方法:①术前设计:术前设计要精细,按照纠正及恢复下肢负重力线,矫正畸形及恢复及改善功能的原则.认真测量畸形的部
会议
目的 设计脊柱侧弯椎弓根螺钉个体化导航模板并验证其准确性和安全性.方法 从2008年6月至20011年9月,16个脊柱侧弯患者,其中男性12人,女性4人,年龄在5-18岁,14例为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2例为先天性脊柱侧凸.三维螺旋CT在需要的胸椎节段进行扫描并得到其三维重建格式,通过软件确定最佳的螺钉型号和位置,然后设计一个与脊柱后部表面相对应面的导航模板.导航模板消毒后术中应用辅助椎弓根螺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