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注射纳米乳基础处方及制备方法研究

来源 :第三届全国制药工程科技与教育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ngxing797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制备静脉注射纳米乳剂,以激光粒度散射光谱分析粒径大小与分布,确定纳米乳处方,优化纳米乳的制备工艺.为难溶性药物靶向给药系统的研究奠定基础.方法:制备2种处方不同工艺相同的纳米乳剂,再以处方Ⅱ为例筛选了纳米乳匀机乳化次数和乳化压力,由激光粒度分析仪测定乳滴粒度大小及分布.结果:处方Ⅱ中制得的纳米乳剂平均粒径在141nm,呈单峰.处方Ⅰ制得的纳米乳粒径分布在两个区域,一个峰集中在412nm,占粒子总数的80.4﹪;另一个峰集中在2019nm,占粒子总数的19.4﹪.1000bar压力下,纳米乳匀7次得到的乳剂粒度范围是141nm±24nm.结论:处方Ⅱ粒度较小,且分布均匀;纳米乳匀机最佳乳化次数为7次;最佳乳化压力为1000bar,灭菌后对乳滴大小及分布无影响.
其他文献
目的:采用正交设计,综合评分法对六味地黄方生药材细粉制颗粒压片的影响因素进行考察.方法:选择湿法制颗粒压片工艺,以填充剂、润滑剂、粘合剂、崩解剂、原填比例等为考察因素,采用正交设计,对颗粒流动性、粒度、片剂外观、硬度、重量差异、崩解时限等指标综合评分进行考察.结果:影响本方压片成型的主要因素是原料药与填充剂比例,较其它因素相比具显著性差异(P<0.01).影响因素次序为:原填比例、粘合剂用量、崩解
采用超声波细胞粉碎机,以Span-80、Tween-80为混合乳化剂制备维生素E纳米乳.采用正交试验考察乳化剂用量、搅拌时间、乳化温度地纳米乳剂物理稳定性的影响,还对最佳处方乳剂的粒度分布与稳定性进行了考察.
目的:通过验证来证明,与非激素类软膏使用同一空调净化系统的激素类软膏生产后是否会对洁净区域造成污染.方法:确定对残留激素的测试方法和检测限,测定取样材料中激素的回收率,在激素类软膏生产后,通过对各有关洁净区域的表面、洁净室内空气、排放口进行取样来测定激素残留量.结果:测定的激素残留量在规定的限度内.结论:只要采取适当的措施,使用同一空气净化系统的激素类软膏生产后,不会对非激素类软膏的生产造成污染.
目的:建立一种简便的测定前列通栓剂中盐酸小檗碱含量的HPLC方法.方法:色谱条件为C色谱柱(4.6mm×200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05mol.L磷酸二氢铵(含三乙胺0.03﹪),(35:65)再用磷酸调节PH值至2.5;流速为1.0mL.min;检测波长为345nm;供试品预处理采用超声溶解法.结果:盐酸小檗碱在0.0485-0.485μg范围内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4)平
华东医药股份有限公司质量管理部下属的测试中心在检验药品质量时,是以已有的国家药品标准的规定检验各个项目是否附和规定,因而,只能确定该批检品是否含有所规定的成分及该成分的含量等,而对于标准中未做规定的内容,如多出某个物质则无法确定.然而,库存商品中,正规的生产企业生产的品种,虽然不会加入其他化学成分而出现假药,但均是通过化学合成或者有机溶剂提取的,那么药物在生产过程中引入的有机溶剂对病人也是非常不利
目的:研究克拉霉素缓释片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高效液相色谱法结果.结果:采用通用色谱柱,经优选流动相,确定了一较好的克拉霉素缓释片含量测定方法.方法在33.7μg/ml—404.4μg/ml范围内有较好直线,回归方程为y=0.0040X—0.0024,r=0.9999(n=7).回收率为100.15﹪,RSD为0.86﹪,准确度和精密度均较好且无需恒温测定.
随着细菌对现有抗生素耐药性的增强,寻找和发现新的高效的抗生素迫在眉捷.全合成技术在对抗生素化学结构的确定和修饰方面起了很重要的作用,往往会导致发现具有更强抗菌性能的新的抗生素.大环内脂化合物Nodusmicin是Whalley等科学家在1980年从Saccharopolyspora Nodusmicin中分离出来的抗生素,它对格兰氏阳性细菌具有很强的抗菌作用,且低毒并可口服.Nodusmicin所
平喘益气颗粒是由浙江大学医学院临床药理基地药物研究室和杭州华东医药集团生物工程研究所合作开发研制的六类中药新药,药理研究表明该药具有平喘、祛痰镇咳、抗过敏、抗炎、增强免疫力等多方面的作用.毒理研究证明它的毒性较小,长期大剂量服用未见明显毒性反应.临床具有宣肺平喘、补肺益气的功效,主治气虚寒哮证.
目的:研究开发一种以天然多糖透明质酸为载体的干扰素鼻喷剂.方法:通过优化组方和操作条件,利用喷雾干燥的方法,来制备鼻喷雾剂.结果:在含IFN的透明质酸介质中加入20﹪甘露醇后,经喷干,得到含IFN的球形微粒,流动性良好,平均粒径在5μm左右.用微生物法测定微粒中IFN的活性为5000-7000IU/mg干粉.结论:表明用喷干法制备的IFN微粒中能够保持其活性,用透明质酸为载体制备干扰素微粒可用于鼻
目的:研究藜芦与赤芍配伍引起的化学反应.方法:藜芦生物碱与芍药苷按不同比例配伍,在70℃下加热4.5小时.在优化的RP-HPLC条件下进行分析,比较色谱指纹图谱,考察组分相对峰面积变化和配伍比例之间的关系.结果:配伍后veratridine和芍药苷的相对峰面积下降;检出4个新色谱峰.结论:藜芦生物碱与芍药苷配伍引起了化学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