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病右治”法针线并用治疗偏瘫的经验总结

来源 :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2010中国(西安)中医药国际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uyuey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偏瘫是指半侧肢体的障碍,主要运动障碍是在同侧上、下肢及躯干。偏瘫型脑瘫主要以痉挛型为多见。本文介绍了作者采用左病右治法针线并用治疗偏瘫,在激发人体潜能,持续冲击病灶,取得的较好疗效,并将临床观察结果进行了总结。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α,β(TGF-α,β)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对人牙周膜(PDL)细胞碱性磷酸酶(ALP)活性及纤维结合蛋白(Fn)合成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人PDL细胞,与一定浓度的TGF-α,β或bFGF作用后,用ELISA法检测Fn含量,用酶动力学方法检测ALP活性。结果:TGF-α使PDL细胞合成Fn的水平(0.937±0.036)比对照组(0.6874±0.023)
随着我国老年人口的逐渐增长,口腔科医生面临更多的老年人拔牙临床问题,老年人拔牙在门诊就诊量呈上升趋势。老年人无论从心理和生理方面都较脆弱,因此,在给老人实施拔牙术时要充分考虑老年人的身体状况,做好老年人拔牙的术前准备,既包括对老年人的既往史和现病史的了解,同时,做好老年人的心理工作,使其在身体放松和无心理恐惧的状态下完成老年人拔牙术,最后,观察老年人拔牙术后的反应,达到老年人在绝对安全的状态下离开
疑难病是指在医学发展过程中的某一时期内,学术界所公认的,具有诊断辨证难、临床治疗难等特点的临床各科疾病的总称。本文介绍了疑难病的定义,浅谈了中医治疗疑难病的优势,分析了疑难脑病的诊治思路,阐述了三位一体疗法的概念和脑瘫“四联”疗法的概念,探讨了脑瘫“四联”疗法治疗体系的特点。
选择脑梗死患者23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120例,即脱水、支持的基础上加弃杖汤和针刺,对照组116例,即脱水、支持的基础上加扩管、抗血小板聚集。结果显示弃杖汤加针刺组疗效确切,无明显副作用,优于对照组,可推广使用。
小儿脑瘫是非进行性脑损伤所致的综合症,决不是单一的疾病,除主要表现的运动障碍及姿势异常外,还经常伴有智力低下、癫痫、语言障碍、视觉和听觉的异常。本文介绍了医教结合的理论基础,浅谈了医疗康复和教育康复有机结合的方法,指出医教结合必须得到全社会的支持。
一针灵针法,主要用于人体浅层肌肉、筋膜,因劳损、风湿、外伤所致的组织粘连而引起的痛点。其针法简便效验,从进针至出针仅需3-5秒,具有创伤小、不出血、不感染的特点。
试验目的:评价脑脉泰胶囊的临床安全性和有效性。试验方法:本试验设计为随机、双盲、阳性药对照、多中心试验,陕西省中医医院共入组48例,其中脑脉泰组36例,完成34例,脱落1例,剔除1例;甲磺酸双氢麦角毒碱组入组12例,完成12例。疗效分析:①智能疗效(MMSE疗效),②行为能力疗效,③中医证候疗效:两组显效率、总有效率组间差异扣除中心间效应后均无统计意义(P>0.05)。经非劣性检验,脑脉泰胶囊非劣
脑性瘫痪简称脑瘫,以痉挛性脑瘫最为常见,主要累及下肢,引起行走功能障碍,目前的医疗技术尚不能完全达到治愈脑瘫,而只能通过各种医疗手段来改善功能,腰骶段脊神经后根选择性部分切断术(SPR)是治疗痉挛性脑瘫的主要方法之一,研究表明SPR手术能够解除肌肉痉挛,疗效确切且不影响肌力,术后痉挛不易复发,运动功能恢复好。本文介绍了本院采用腰骶段脊神经后根选择性切断术(SPR)治疗痉挛性小儿脑瘫后遗症52例的过
目的:探讨针刺治疗小儿痉挛型脑瘫的方法及原理。方法:将100例痉挛型脑瘫患儿随机分为针刺近端拮抗肌群取穴组及单纯传统针刺取穴组,两组患儿均配合功能训练及经络导推。观察治疗前后的肌张力及关节活动度的变化。结果:近端拈抗肌群取穴组疗效明显优于单纯传统针刺取穴组,经统计学分析差异分析有显著性意义。结论:针刺近端拮抗肌群治疗痉挛型脑瘫,具有确切改善患儿肢体痉挛,疗效明显优于单纯传统针刺取穴组。
目的:观察小针刀术配合康复训练治疗脑瘫前臂旋前畸形的疗效。方法:对48例不同程度的脑瘫前臂旋前畸形的患者应用小针刀行旋前肌止点剥离术,术后配合推拿、作业训练综合治疗。结果:48例患者均得到随访,其中优27例,良14例,可5例,差2例:优良率85.4%。结论:运用小针刀行旋前肌止点剥离术降低旋前肌力,矫正前臂的旋前畸形,恢复肌力平衡,配合推拿、作业训练,防止畸形复发,综合治疗脑瘫前臂旋前畸形取得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