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p相关胃病胃黏膜β-catenin表达与脾胃湿热证的关联研究

来源 :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第二十八届全国脾胃病学术交流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vsby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基于本课题组前期高通量二代测序发现β-catenin与Hp相关胃病相关,本文进一步探讨其与Hp相关胃病脾胃湿热证的关联. 方法:共收集胃黏膜标本108例(其中慢性胃炎55例;消化性溃疡27例;胃癌15例;健康受试者11例);所纳入个体均通过调查问卷并评分后判定为脾胃湿热证、脾气虚证;分别采用快速尿素酶、美蓝及HE染色进行胃黏膜Hp感染和病理检测;Elivision plus检测β-catenin蛋白表达. 结果:脾胃湿热证胃黏膜Hp感染率、程度和炎症、萎缩及肠化生程度较脾气虚证高,异型增生程度明显重于脾气虚证(P<0.05),Hp感染者胃黏膜萎缩程度重于非感染者(P<0.05).β-catenin表达定位于胃黏膜上皮和腺体胞浆,正常对照者固有膜胞浆见少量表达,Hp相关胃病患者则以肠化生、异型增生腺体表达为主,脾胃湿热证较脾气虚证为明显;脾胃湿热及其Hp感染者较正常者有明显差异(P<0.01),脾胃湿热证较脾气虚证非Hp感染者明显(P<0.05);同一证候Hp感染者高于非Hp感染者,其中脾胃湿热证Hp感染者较脾气虚证非感染者明显(P<0.01).β-catenin表达与HP感染程度、炎症程度、肠化生及异型增生程度成正相关. 结论:Hp与"湿热之邪"可能共同引动"内邪"表达,"三者协同"可能加速了胃黏膜由炎症向肠化生、异型增生的病理学改变进程;β-catenin在脾胃湿热证中表达的高低,一定程度上亦可能是反映"邪正交争"湿热之邪严重程度的微观信号之一.
其他文献
癌症免疫治疗-2013科学年度突破This year marks a turning point in cancer,as long-sought efforts to unleash the immune system against tumore are paying off-even if the future remains a question mark.For physicians a
会议
方证相关,效验必彰寒热痹证是研究病-证-方关联的好载体(Rheumatoid arthritis,RA) :属中医痹病范畴.中医药治疗RA的效验有上千年历史;药效持久、不良作用少、复发率低;临床辨证以"寒热为纲".乌头汤/白虎加桂枝汤分别为寒热痹代表方经方——辨证论治体系和理法方药典范——方证相关的科学内涵?
会议
医患一家同心路,洒爱十载俱乐部目 录俱乐部的必要性和目标俱乐部活动形式医患管理平台及感想痛风成为多发病,年轻化明显深圳市患病率为0.42%,90%以上为男性患者,多数患者为中年后发病,但28%青年时期就患病,痛风患病年轻化趋势明显,主要是由不良的生活习惯引起的,如:嗜酒、高蛋白饮食、夜生活频繁等
会议
汇报内容第一部分:艾灸对CD靶器官自噬的调控机制第二部分:艾灸治疗CD中枢响应特征研究研究背景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CD)是一种病因不明的慢性非特异性内芽肿性炎症性肠病.国内外研究表明,针灸治疗克罗恩病有效,但疗效有待提高国内外研究表明,针灸治疗克罗恩病有效,但疗效有待提高中医针灸治疗克罗恩病具有一定的疗效,在及防治并发症方面具有优势.本课题旨在从自噬角度深入探讨艾灸对CD调节作
会议
目的:观察清热泻火方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recurrent oral ulcer,ROU)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单盲对照研究,将90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5例,分别口服清热泻火方加减和康复新液,疗程均为2周.观察2组患者疼痛指数、溃疡个数、溃疡持续时间、愈合及复发情况.结果:(1)局部疗效:试验组总有效率93.3%,对照组总有效率75.0%,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
目的:本研究从γ-氨基丁酸A型受体(GABAAR)角度探讨胃食管反流病"肝郁"的生物学机制,并以疏肝和胃中药复方进行以方测证的研究,为本病的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复制反流性食管炎大鼠模型,检测胃食管连接处pH值,以HE染色观察大鼠食管下段组织病理学表现,以免疫组化检测GABAA受体蛋白在食管、脑、肝、胃组织中的阳性表达与中药复方的调控机制;以ELISA检测循环血中相关神经递质的含量.结果:1.中
目的:从辣椒素受体基因(transient receptor potential vanilloid1,TRPV1)多态性探讨肝胃不和型难治性反流性食管炎(refractory reflux esophagitis,RRE)的易感因素.方法:收集肝胃不和型RRE患者49例,健康人38例,采用PCR-RFLP及基因测序法检测两组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TRPV1RS8065080、RS222747、RS2
胃食管反流病(GERD)是一种高发消化系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中医药在治疗本病方面疗效显著。谢晶日教授认为郁为本病发生的根本,与肝脾关系密切,治疗该病的过程中运用整体观念及辨证论治,提出了从肝脾解郁之法,力求标本同治,最大程度降低本病复发率。谢师临证时常从调肝解郁出发,认为肝为阳脏,其性刚烈,恶抑郁,故治疗时予以轻清疏肝之品如柴胡、佛手、砂仁等。又考虑肝阴肝血为肝脏之本,常配合滋阴养肝治药
会议
Background · The principles of clinical trials from ICH* GCP have been become the guideline for clinical trials in the world.· Its important for high-quality trials that how to conduct study in compli
会议
目的:明确慢性非萎缩性胃炎及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证候、证素分布特点,探索证候客观化判定新方法.方法:采用多中心、大样本的横断面调查方法,收集慢性胃炎患者四诊信息,建立四诊信息库.应用因子分析优化方案及复杂系统熵聚类,对慢性胃炎患者的四诊信息进行挖掘分析,获得慢性非萎缩性胃炎及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证候分布规律及其差异.结果:本研究共收集慢性胃炎患者合格病例1770例,其中慢性非萎缩性胃炎1088例,萎缩性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