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相干断层扫描和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在伏格特-小柳-原田综合症中应用的对比观察

来源 :山东省第十八次眼科学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ower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观察伏格特-小柳-原田综合症(VKH)患者光相干断层扫描(OCT)和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图像特点,探讨两种检查诊断中的意义.方法 选取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之间来我院就诊的30例60只眼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其中男性16例,女性14例,均为双眼,年龄在22-60岁之间,视力在0.05至0.9之间,矫正视力无明显改善,全部患者均采用光相干断层扫描(OCT)和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检查,分析黄斑区及视盘的结构改变.
其他文献
目的 回顾分析本院门诊初诊为视神经炎的住院治疗患者,通过进一步眼科、眼科辅助检查、影像学检查、血液等各项实验室检查指标等,参照国际认可的诊断标准进一步明确诊断,并通过随访了解疾病的复发情况及转归.探讨分析视神经炎鉴别诊断和不同类型视神经炎治疗、转归的关系.方法 2011年1月到2013年6月,在我院门诊初诊视神经炎并住院观察的患者共62例共80眼.年龄11-62岁,平均年龄38.25±13.1岁.
会议
目的 观察低分子肝素钠在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Ⅴ级)患者玻璃体切割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Ⅴ级)患者40人(50眼),随机分为两组,均进行标准的三通道玻璃体切割术,对照组19人(26眼)术中采用普通玻璃体腔灌注液,实验组21人(24眼)普通玻璃体腔灌注液中加入低分子肝素钠注射液(齐征),稀释至终浓度为1.25IU/ml,记录手术时间,观察术中、术后眼内出血、医源性视网膜损伤
目的 分析63例泪小管断裂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 对2008年5月-2013年6月来我院就医的63例泪小管断裂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年龄、性别、致伤原因、病情复杂程度、就诊时间、及影响泪小管断裂吻合的因素.结果 63例泪小管断裂患者中男性51例,女性12例,平均年龄41.4±13.1岁(5.5-71岁),车祸及摔伤是致伤的首位原因(54%,34/63),男性组与女性组之间差别无统计学意义.
目的 评估下泪小管断裂吻合术的临床价值.方法 76例下泪小管断裂患者中,对其中的31例行行下泪小管断裂吻合术,术时在手术显微镜下找出泪小管的两个断端,用直径1mm的麻醉导管自下泪小点插入,经两断端入泪囊或鼻腔,插入导管长度约30-40mm,冲洗泪道畅通,证实插管成功.吻合断端,并固定于内眦韧带上,45天拔管.另外的45例,将下泪小管的断端与内眦韧带固定,做眼睑成形手术,10天后拆线.
目的 通过图形视网膜电图检查分析黄斑疾病的局部视网膜功能.方法 选择黄斑疾病患者30例(包括老年性黄斑变性、特发性黄斑裂孔、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等累及黄斑部疾病),分别给予一般眼科检查、眼底血管荧光造影、黄斑区OCT、图形视网膜电图(Pattern Electroretinogram,P-ERG)等检查.P-ERG检查结果与对侧正常眼进行对比,分析黄斑疾病对局部视网膜功能的影响.
会议
目的 探讨全视网膜镜下的23G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治疗黄斑裂孔效果.方法 对2012年6月至2013年2月在显微镜反转镜下应用全视网膜镜及23G玻璃体切割系统(11例)及常规20G玻璃体切割系统(9例)共25眼黄斑裂孔做前瞻性手术治疗.主要观察指标:手术效果、术后眼压、术后视力、手术所用时间及术中、术后并发症等.
目的 探讨MSCs移植对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HIF-1a及caspase-3表达及神经节细胞凋亡的影响,为MSCs移植治疗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将66只健康SD大鼠随机分为三组:正常组6只、模型组30只、MSCs移植组30只,各组均将左眼作为实验眼.制造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贴壁筛选法体外培养SD大鼠MSCs,模型组于缺血再灌注1h予以玻璃体腔注射PBS缓冲液,MSCs移植组
会议
目的 探讨全身检查在避免首诊于眼科的颅内病变误诊中的重要性.方法 分析首诊于眼科病例5例:均为男性,因不同眼科症状伴或不伴有头晕,经眼科基本检查分别初步诊断为白内障1例、球后视神经炎2例、缺血性视神经病变2例,根据不同病人特点给予验光、试镜、散瞳查眼底、视野、颅脑CT、颅脑磁共振等辅助检查及神经科会诊.
玻璃体积血是较为常见的致盲性眼病之一.其常见原因是眼外伤和眼底血管性疾病.对于严重的眼外伤合并玻璃体积血、玻璃体积血药物治疗没有吸收迹象者,反复发生的玻璃体积血和B超检查发现视网膜脱离者应及时行玻璃体切割术,术中尽量切割玻璃体积血和基底部玻璃体,积极处理原发疾病,避免术中术后切口并发症的出现,可以有效的改善患者的视力预后.23G玻璃体切割系统使用操作方法与20G器械类似,而且玻璃体切割更彻底,能进
会议
目的 探讨玻璃体手术后黄斑大裂孔再手术的临床效果及手术体会.方法 回顾2012年7月至2013年7月我院住院治疗的15例玻璃体切割术后黄斑裂孔患者的资料,其中男5例,女10例,平均年龄64.岁,均为玻璃体切割手术后(我院术后4例,外院11例),10例为原裂孔未愈合,5例为术后发现的黄斑裂孔,12例合并高度近视.所有患者黄斑裂孔均大于700um,.我们根据OCT检查情况分类处理:5例行内界膜的扩大撕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