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本文以4株不同血清型的鸭疫里默氏杆菌(RA)、5株不同血清型的鸭源致病性大肠杆菌(E.coli)和5株同一血清型的鸭沙门氏菌(Sal.)为研究对象,分别提取基因组DNA,利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技术对其基因组进行DNA分析,从20条随机引物中筛选出能在这三种菌中有较好多态性的8条随机引物进行分析:8个有效引物共扩增出102个DNA片段,其中14个菌株共有的谱带仅有1条,显示多态性的片段
【机 构】
:
四川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禽病防治研究中心,动物疫病和食品安全评价四川省重点实验室(四川雅安) 四川
【出 处】
:
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动物微生态学分会第三届第七次学术研讨会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4株不同血清型的鸭疫里默氏杆菌(RA)、5株不同血清型的鸭源致病性大肠杆菌(E.coli)和5株同一血清型的鸭沙门氏菌(Sal.)为研究对象,分别提取基因组DNA,利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技术对其基因组进行DNA分析,从20条随机引物中筛选出能在这三种菌中有较好多态性的8条随机引物进行分析:8个有效引物共扩增出102个DNA片段,其中14个菌株共有的谱带仅有1条,显示多态性的片段有101个,占99﹪;对RA的4个菌株扩增出的谱带数为51条,共同片段有12条,多态性片段39条,占76.5﹪;对Sal.的5个菌株扩增出的条带数为46条,共同片段为13条,多态性片段33条,占71.7﹪;对E.coli的5个菌株扩增出的条带数为48条,共同片段4条,多态性片段44条,占91.7﹪.进一步又在8条引物中筛选出一条引物G12,其图谱中535bp的条带为RA所特有,330bp的条带为Sal.所特有,1227bp的条带为E.coli所特有,G12可作为分子标记鉴别这三种菌.
其他文献
禽流感病毒(AIV)是由于AIV抗原性和致病力的易变性及其血清型毒株间缺乏交保护性而引起.本文便从AIV的结构特征、AI发生的根本原因、AIV的分子结构及决定流感病毒宿主特异性的分子结构几方面作了系统详细的综述.并指出HPAI病毒已开始攻击人类和其它一些哺乳动物,在我国猪群发现的H5N1亚型流感病毒,为人类及动物流感的防制敲响了警钟.
本文通过对培养基配方的调整和发酵培养过程中对发酵工艺的调整,从而节约生产中成本,提高了产量,通过实验所得的工艺条件不但大大降低了成本而且使产量在原有的基础上有了大幅度的提高,极大的提高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 PCR)技术,从A组猪轮状病毒的总RNA中扩增了1356bp的VP6基因.用T4 DNA连接酶将其与乳酸菌的表达载体pW425t连接,并转化至胸苷酸合成酶基因(thymidylate synthase,thyA)缺陷的大肠杆菌X51受体菌株中.经过功能弥补筛选、质粒提取、限制性内切酶酶切、PCR扩增等技术鉴定重组载体,结果获得含有外源VP6基因的重组载体,命名为pW4
本文从微生态制剂的作用机理及其较之抗生素的有利性分析入手得出在田间使用中存有问题.于是便对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宿主动物正常菌群的组成、用药程序、动物年龄、质量保证、制剂类别及生产方法作了详细的分析介绍.并对采取的相应对策进行了系统的探讨.
本文对5株同一血清型的鸭沙门氏菌为研究对象,分别提取基因组DNA后,用20条随机引物对其进行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的研究.20条随机引物可分为三大类:(1)不能扩出任何条带的引物有:G-01、G-20;(2)能扩出条带,但其扩增图谱中没有特异性条带出现的引物有:G-04、G-05、G-08、G-09、G-10、G-13、G-14、G-15、G-17和G-19;(3)能扩出条带,且其扩增图
本研究从健康乳猪肠道分离筛选到5株乳杆菌,所选菌株能耐受浓度为0.8﹪~1.0﹪的牛胆盐,对pH3.0的酸度有较强的抵抗力,其代谢产物对3株致病菌有一定程度的抑制作用,对小白鼠安全无毒.具备微生态制剂的基本条件,可作为益生菌种使用.
对常规饲养,正常妊娠的不同日龄猪胚和兔胚的胃、空肠、盲肠内容物分别取样进行需氧和厌氧培养,API系统板条和生化鉴定,结果表明:猪、兔胚胎胃肠道内普遍存在不同的正常菌群,优势菌为埃希氏菌属(Esoherichia),检出出率为100﹪.其他菌群检出较低,依次为微球菌量(Micrococcus),葡萄球菌属(Staphylococcus),变形杆菌属(Proteus),消化链球菌属(Peptostre
本研究根据genbank中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VR-2332株的ORF5基因序列设计并合成了1对引物,对2株PRRSV四川分离株(SC1和SC2)进行RT-PCR扩增出了1条包括完整ORF5基因的739bp的cDNA片段.将该扩增片段经T-A连接插入pGEM-Teasy载体中,用重组质粒转化大肠杆菌DH5a,获得重组质粒转化菌.对重组质粒进行酶切鉴定,证明插入的cDNA片段与RT-
1998年以来,四川等养鸭地区发生一种以鸭头肿胀、眼结膜充血出血、全身皮肤广泛出血、肝脏肿大呈土黄色并伴有出血斑点、体温43℃以上、排草绿色稀粪等为特征的急性传染病,发病率在50~100﹪,死亡率40~80﹪甚至100﹪,经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观察、病理组织学检查、病原的分离鉴定、人工感染实验、电镜观察、防治实验等确诊为一种新病,暂定为"鸭病毒性肿头出血症(Duek Viral Swo
本文是针对豫北某县一村庄一起绵羊发生疫情的诊疗报告.病羊临床表现为精神沉郁、食欲差、体温高、站立不稳、呼吸困难等症状,经实验室分离培养、牛乳试验、生化鉴定及动物实验得出此批羊为魏氏梭菌、链球菌混合感染所致.要采用预防接种、隔离病羊及药物治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