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硝基谷胱甘肽对鸡球虫脱囊的正交试验研究

来源 :上海市畜牧兽医学会2015年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cz74133556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鸡球虫病是现代规模养禽业中最常见、最难净化且危害严重的寄生虫病,全球每年因球虫病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数10亿美元,同时,抗球虫药的广泛使用所引起的药物残留已成为影响人类健康的巨大隐患,因此能否有效控制鸡球虫病显得意义重大.李金贵研究表明,S-亚硝基硫醇类NO供体(GSNO)可以不可逆地抑制柔嫩艾美耳球虫未成熟卵囊的孢子生殖,其抑制率高达100%,动物试验也表明,GSNO处理可以明显降低孢子化E.tenella卵囊对雏鸡的致病力.本研究采用体外脱囊L9 (34)正交试验方法,通过镜检子孢子脱囊率来评价GSNO处理孢子化卵囊体外脱囊的最佳条件,从而进一步探讨GSNO对鸡球虫卵囊的抑制效果.本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胆酸盐浓度为0.75%,作用时间为2h时,GSNO处理孢子化卵囊的子孢子脱囊率最高.
其他文献
从辽宁大连疑似水貂伪狂犬病发病死亡水貂脑、内脏中及饲喂的猪肝分离到1株病毒并进行了鉴定.该分离毒株接种BHK-21细胞,P3代培养,24h后出现圆缩、聚集、脱落等典型的细胞病变(CPE);分离毒株能够被伪狂犬病病毒标准阳性血清中和;分离病毒接种家兔后,引起家兔出现奇痒等典型的伪狂犬病临床症状;同时根据GenBank公布的PRV的gE基因设计引物并扩增出特异性的目的片段,扩增产物经过测序比较,表明扩
本文探究了光周期、配种方式、疾病等因素对水貂繁殖的影响,指出水貂为季节性繁殖的动物,其繁殖有着严格的季节性,并且与日照周期的变化有很大关系,随日照周期的长短变化,完成不同的生理功能。光照在胚胎着床、发育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利用光照来减短胚胎滞育期,促进胚胎尽早着床,减少胚胎吸收率等有重要意义。但是,具体操作方法至今未有成熟研究。水貂消化道短,饲料通过消化道的速度较快,不适宜消化高纤维的食
本研究旨在探讨褪黑激素(MEL)对银黑狐卵巢形态及卵母细胞体外成熟培养的影响.试验于12月份分别采集5只埋植MEL的和5只未埋植MEL的1岁龄银黑狐卵巢,共计20枚.卵巢均于采集后立刻用游标卡尺测量其长、宽、厚,用电子秤称重,同时观察卵巢表面的卵泡,对各级卵泡分类计数,然后立即进行体外培养,并于24小时后观察卵丘-卵母细胞复合体(COCs)扩散程度.结果表明,埋植MEL卵巢体积、重量与未埋植MEL
为了确定改良型短毛黑水貂(美国短毛黑与原苏联标准貂杂交4代以上的短毛黑水貂)改良成果的优劣,为以后的品种改良提供依据.试验于2012年12月随机选取公貂、母貂各20只,在每只水貂背部、腹部、臀部三个部位取1cm2的毛样分别测量母貂的被毛密度以及公貂和母貂的针毛绒毛的长度和细度,并对结果与其他品种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改良型短毛黑水貂被毛密度较大为21579±407(根/cm2);改良型短毛黑公貂的针
为探讨延长光照对繁殖期改良型短毛黑雌性水貂(美国短毛黑水貂与原苏联标准貂杂交4代以上)褪黑激素(MLT)水平变化规律的影响,本试验将20只体重相近的母貂均分成控光组与对照组,在饲养条件相同的条件下,对控光组有规律的施加光照,并于2013.2.24-2013.5.4每天采集雌性短毛黑水貂尿液,共计70个样品,采用酶联免疫法测定其中37个样品中MLT含量.结果表明,准备配种后期、配种期、妊娠期、哺乳前
对冬毛成熟后改良型银蓝色水貂(丹麦银蓝色水貂与当地品种杂交多代,以下简称“改良型银蓝貂”)被毛品质进行研究.试验于各20只公貂和母貂的颈部、背中部、臀部和腹中部进行活体采集针毛和绒毛,利用刻度尺和MSQ525数显外径千分尺分别测量每只水貂每个部位的长度和细度各30根,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说明,改良型银蓝公貂的针毛长度为27.7±0.10mm,细度为33.9±0.14μm;绒毛长度为14.8±0.1
目的:为了探讨“华隆”牌水貂基础料添加比例对育成期水貂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试验以55-145日龄阶段的120只雄性美国改良型短毛黑水貂为试验对象,随机平均分成4组,每组30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以动物性饲料搭配比例分别为0%、10%、15%和20%的华隆基础料配制成试验日粮,进行90天的饲养试验.通过对采食量、体重和体尺等指标的测定,结果:结果表明:1)10%添加比例组水貂平均日增重、平均日采食
病貂表现为食欲不振,精神沉郁,体温升高,鼻镜干燥,呼吸困难,呈腹式呼吸,1 -2天死亡,死前尖叫,口鼻出血;有的病例发病突然,倒地死亡。用头孢氨苄和恩诺沙星治疗未见明显效果。通过临床症状,解剖症状,病原的形态学观察、分离培养、生化试验和动物致病试验,证实该起水貂发病是由绿脓杆菌和肺炎克雷伯菌混合感染所致。7-9月份正处丁炎热的夏季,也是绿脓杆菌和肺炎克需伯菌发病的高峰期,激素貂开始换毛,生长迅速,
血吸虫的体被表膜覆盖着整个虫体,它的维持被公认为是通过膜融合实现的.膜融合是真核生物中普遍存在的基本生命过程.囊泡膜上的v-SNARE(N乙基马来酰胺敏感因子附着蛋白受体)和靶细胞膜上互补的t-SNARE形成SNARE复合物的过程拉动了囊泡膜与靶细胞膜的融合.v-SNARE亦叫囊泡膜蛋白.本研究描述了日本血吸虫囊泡膜蛋白2的基因特性,并对其重组蛋白的免疫保护力进行了评估.日本血吸虫囊泡膜蛋白2属于
上海国检局为切实保障上海口岸进口动物源性食品安全,开发了一套信息化管理系统.历经7年多的使用,完善,该套系统已经被证明能在动物源性食品安全监管中发挥巨大的作用,其设计理念及实际作用已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本文将从系统的设计概念,运行模式,监管方法等方面对该系统进行详细的阐述.并根据当下的食品安全形式,国际形势瞬息万变,依靠传统的检验检疫模式己经很难适应时代的变化。依托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强大功能,上海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