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土地整理区域生态环境保护问题的思考

来源 :中国土地学会,中国土地勘测规划院,国土资源部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y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土地整理作为土地资源管理的重要手段不仅对土地产生数量上的影响,而且也对区域生态环境产生重要的影响.本文通过对土壤环境、水环境和气候环境的影响过程具体分析了土地整理对区域生态环境的影响及应采取的措施.
其他文献
针对土地信息变更频繁,产生数据量越来越大的现状,采用VisualBasic6.0语言和MapObjeets组件,设计开发了土地利用信息系统.文中介绍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过程,阐述了系统的总体结构、功能及实现.并利用内蒙古土默特右旗土地利用数据,开发了土地利用信息系统的各种功能.本系统的开发对土默特右旗土地利用信息管理有一定实用价值,对其他地县级土地利用信息管理也有一定借鉴意义.
小城镇是介于城市与农村之间的具有自身特点的居民点.它既有城市密集的用地方式,又有农村低矮的建筑格式.确定小城镇的适度用地规模需要充分考虑小城镇发展的现有条件和不可预见因素;加强小城镇周边农地地价评估和改善旧镇域的投资环境是从节流和开源两个方面促使小城镇集约用地的有效措施;科学制定土地管理制度和提高土地管理执行效率,能进一步促进小城镇土地的集约利用.
日本的房地产泡沫与金融的土地本位制度和汇流改革以及土地税收制度的不合理有直接关系.在泡沫形成之后,日本政府对土地制度和土地税收制度作了重大改革,有效阻止了泡沫的进一步膨胀.中国的房地产市场与20年前的日本有很多类似之处,我们应该借鉴日本的经验和教训,强化土地的公有属性,完善住房保障制度和房地产税收制度,使房地产市场步入健康发展的轨道.
“5· 12”汶川发生8.0级大地震,四川众多地区受灾,灾区多是中国重要的生态功能区,汶川、茂县、理县更是全国仅有的羌族自治县.灾后重建如何保护生态环境、保护和传承羌族文化,成为管理者和学者,甚至民众关注的焦点.本文通过对凝结云南地震后古城重建成功经验的“丽江模式”内涵和特点的归纳,提出可供四川灾区重建借鉴的几点启示.
本文在绵阳工业经济现状的基础上,结合国务院、省政府出台的支持灾后恢复重建法规、政策措施,相关区域性优惠政策,分析灾后工业发展前景及工业用地集约利用的对策.
研究目的:对中国传统著作《管子》中的土地利用规划理念结合汶川震后重建进行分析总结,提出土地利用规划研究的历史视角.研究方法:文献参考法,综合分析法.研究结论:管子的自然观、选址思想、布局思想、分区思想等土地利用规划的基本理念对汶川震后重建工作具有总结和借鉴的价值.
土地整理是开展地震灾后重建的重要平台.灾后重建土地整理具有应急性、安全性、扶助性、复杂性等特点,必须坚持依法依规、科学合理、因地制宜、统筹兼顾的原则.本文以四川汶川地震灾后重建为例,以灾后土地利用安全性评价为基础,对灾后重建土地整理复垦规划的特点、原则、任务,主要内容和方法进行了初步研究,为编制灾后重建土地整理复垦规划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作为人类赖以生存的可再生资源与环境基础,生物多样性是当前国际社会关注的主要热点之一;而土地利用及其变化作为全球环境变化的主要内容和重要驱动力,是导致生物多样性损失的重要因素之一.本研究在初步分析土地利用及其变化对生物多样性影响的基础上,着重从土地利用政策、规划、项目及战略环境影响评价等方面探讨了基于土地利用的生物多样性保护途径,并提出意识主流化与能力建设是当前基于土地利用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两大基本
从生态安全本质含义出发,以西南紫色土区的3个典型城市万州、宜昌、遵义为研究对象,基于PSR模型,建立包含24个指标的评价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计算权重,采用“区域生态不安全指数”对3个城市的生态安全状况进行了综合评价并加以比较.结果表明:万州、宜昌、遵义的不安全指数依次为0.3582、0.3800、0.2844,均处于较不安全状态.各指标对生态安全状况贡献存在差异,据此从减少压力、改善质量、加强响应
20世纪90年代内蒙古草原由于载畜量过大,导致草场退化、沙化,沙尘暴频发,(一)度陷入生态环境退化、农牧民生活贫困的恶性循环,人民的基本生活条件遭遇到严重挑战.为了改变这种状况,连续十多年狠抓生态建设不放松,以科学发展观指导草原生态建设,实施进退还战略、休牧、轮牧、禁牧适度收缩和相对集中的人畜转移等战略.进入21世纪内蒙古草原退化、沙化的现象终于得到遏制,开始出现草绿天蓝水清的良好生态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