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rly postnatal exposure to cigarette smoke facilitates later airway inflammation in asthmatic mice

来源 :2016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年会暨第十七次全国呼吸病学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jiaros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Epidemiological studies indicate that children exposure to cigarette smoke(CS)promoting the occurrence and development of asthma.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determine the effects of early-life CS exposure on asthma airway inflammation of ovalbumin(OVA)sensitized asthmatic mice.方法 Mice were sensitized with OVA combined with early-life air or CS exposure before allergen sensitization 结果 Mice concomitantly exposed to CS for 5 weeks,demonstrated a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airway inflammation and airway hyper-responsiveness.In addition,CS inhalation was sufficient to facilitate OVA sensitisation and challenge asthmatic development.Meanwhile,CS exposure amplified Treg-mediated immunity inhibition function,but still can not offset the increased effector T cells mediated inflammatory response.结论 early-life CS exposure could significantly aggravate T cells immunologic derangement in asthmatic mice.
其他文献
目的 新辅助放化疗联合全直肠系膜切除术是局部晚期直肠癌的标准治疗模式。有效进行风险分层,预测肿瘤退缩和生存预后,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循环肿瘤DNA(ctDNA)在动态监测、疗效预测方面具有巨大价值,本研究拟探索ctDNA 在局部晚期直肠癌新辅助放化疗人群中的疗效预后价值。
目的 肺癌是全球范围内癌症相关性死亡的首位原因,导致全世界每年约150 万患者死亡。非小细胞肺癌(NSCLC)约占每年新诊断肺癌的85%,其组织学类型主要包括腺癌(50%)和鳞癌(30%)。肺鳞癌是仅次于肺腺癌的NSCLC 组织学类型,与吸烟紧密相关,导致全世界每年约40万患者死亡。吉非替尼显著改善了EGFR 敏感突变肺腺癌患者的生存处。
目的 应用LCQ问卷了解慢性咳嗽患者的生活质量,分析LCQ问卷和咳嗽症状积分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门诊就诊的慢性咳嗽患者,进行LCQ问卷及咳嗽症状积分填写,在治疗第14天随访,再次完成表格填写,共收集110例.研究慢性咳嗽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判断两种评价方法的相关性.结果 LCQ问卷评估后发现慢性咳嗽对患者的生活质量有一定影响.患者的年龄、咳嗽持续时间、咳嗽严重程度与LCQ问卷得分呈负相关,患者的
目的 通过探讨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与肺泡灌洗液中气道炎症细胞、肺功能及血清总IgE的相关性,寻求适用于哮喘患者气道炎症监测、评估与管理的方法.方法 选择符合标准的哮喘住院患者48人,对其分别进行FeNO及支气管肺泡灌洗液检查;同时进行肺功能,记录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实占预计值的百分比(FEV1%pred)、用力肺活量(FVC)、FEV1/FVC、呼气后期瞬间流速(MEF75%)、呼气中期瞬间流
目的 支气管哮喘是儿童期最常见的慢性气道疾病,20余年来我国儿童哮喘的患病率有明显上升趋势,严重影响儿童的身心健康,也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精神和经济负担。目前我国儿童哮喘的总体治疗水平尚不理想,这与哮喘儿童家长对疾病的认知不足、临床医师的规范化管理水平参差不齐有关。众多研究证明,儿童哮喘的早期干预和规范化管理有利于控制疾病,改善预后。方法 利用支气管哮喘的定义、支气管哮喘的诊断标准,儿童支气管舒
目的 探讨成年过敏性及非过敏性哮喘患者的临床特征及意义.方法 连续纳入初诊未治疗的成年哮喘患者131例,以抗原特异性IgE阳性或常见过敏原皮肤点刺试验阳性分为过敏性哮喘(AA)组(72例)和非过敏性哮喘(NAA)组(59例),从BMI、发病年龄、ACT评分、肺功能、FeNO水平、气流受限类型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NAA组FeNO水平(51±32)ppb,与AA组(69±41)ppb相比,差异有
目的 通过在体内构建OVA或HDM诱导的哮喘气道炎症模型,探讨细胞自噬相关蛋白LC3B在哮喘气道炎症中的调控作用及机制。方法 利用WT和细胞自噬相关基因缺陷小鼠LC3B-/-同时构建OVA或HDM诱导的哮喘气道炎症模型,观察BALF炎症细胞总数,嗜酸性粒细胞浸润,肺组织炎症因子的表达,粘液分泌等哮喘表型相关指标。利用骨髓移植的方法,将WT小鼠骨髓回输到LC3B-/-小鼠体内,再构建OVA或HDM哮
目的 通过变应原皮肤滴定试验,比较不同剂型及来源的屋尘螨变应原在体内的生物致敏活性.方法 将两种标准化屋尘螨提取物原液(ALK皮肤点刺液、冻干粉溶液)及重组屋尘螨主要致敏蛋白Der p1溶液(深圳大学)分别按2倍稀释成系列溶液,用于对明确诊断的变应性鼻炎或合并哮喘患者(变应原皮肤点刺试验对屋尘螨反应阳性)进行变应原皮肤滴定试验,比较其差异及关系.结果 25例完成标准化屋尘螨变应原溶液及重组Der
目的 观察姜黄素对哮喘大鼠气道上皮杯状细胞化生及MUC5AC黏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姜黄素对哮喘气道黏液分泌的干预效果.方法 采用卵蛋白雾化致敏和激发SD大鼠建立哮喘大鼠模型,大鼠随机分为阴性对照组、哮喘模型组、地塞米松组和姜黄素组,采用HE染色及AB-PAS染色观察各组大鼠肺组织切片中气道上皮杯状细胞的数量,采用ELISA法测定各组大鼠肺泡灌洗液中MUC5AC黏蛋白的含量,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各组大
目的 探讨支气管哮喘死亡病例的临床特点、治疗手段和救治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9例支气管哮喘死亡病例的临床表现,发作诱因,实验室检查结果、治疗和抢救过程。结果 9例患者中7例年龄大于60岁,这7例患者同时患有1种或2种以上并发症;9例患者均未接受哮喘防治系统宣传教育指导,用药不规范;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诱发因素多为呼吸道感染,均使用了不同种类的抗菌药物治疗;9例救治过程中均采取多种积极的治疗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