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归饮促进骨折愈合三期演变的X线及病理学研究

来源 :中华医学会第十八届骨科学术会议暨第十一届COA国际学术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nqingn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中医药在促进骨折愈合方面的功效,虽为临床实践所证实,但很难获得符合现代科学研究规范的临床证据。本研究建立大鼠股骨干骨折模型,从X线表现和病理学方面,验证右归饮是否具有促进骨折愈合作用。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体外冲击波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及对关节液中IL-1β、IL-10和NO表达的影响,探讨其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机制。方法:根据患者的意愿选择,将65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32例,治疗组33例。对照组服用塞来昔布胶囊,治疗组用体外冲击波治疗,治疗时间4周。
目的:在全膝关节置换术中获得对称且平衡的伸直屈曲间隙是手术成功的必要条件之一。不良的股骨旋转力线将导致髌股轨迹不良、膝关节屈曲不稳定、髌前疼痛、步态异常以及假体磨损等并发症发生。
目的 随着皮质骨钉道(CBT)螺钉的提出,已有临床医师将之应用于临床腰椎内固定,结果发现采用CBT螺钉内固定具有手术时间少、出血量较少的优势。但是,CBT螺钉仍未广泛应用于临床。
目的 肌电阻抗图(Electrical impedance myography,EIM)利用电流电极向被测肌肉组织区域施加高频、低强度交变电流(I),通过分析测量电极检测的肌肉组织电压信号(V),得到被测肌肉组织的电生理参数:电阻(R),电抗(X)和相位角(θ)。
目的:探讨经皮全内镜椎板间入路技术治疗钙化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我院于2011年1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钙化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共56例,分别采用经皮全内镜椎板间入路手术(Ⅰ组,28例)和传统开窗手术(Ⅱ组,28例)治疗。
目的 评估Quadrant微创通道和Spotlight通道两种脊柱外科微创通道技术在治疗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1年3月~2013年6月本研究组收治的24例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采用不同的微创通道组进行后路椎间盘摘除术。
目的 探讨应用超声容积导航技术(ultrasound volume navigation)引导腰椎经皮后外侧入路完全内镜下微创手术椎间孔穿刺的临床疗效.方法2011年6月至2013年6月应用腰椎经皮后外侧入路完全内镜下微创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60例;男37例,女23例;年龄17~64岁,平均32.9岁.
目的 在尸体上应用实时超声图像与CT图像融合的容积导航技术引导经皮后外侧入路椎间孔穿刺并评估其准确性。评估超声容积导航技术应用于引导经皮后外侧入路椎间孔穿刺应用于临床的可行性。
目的:对于椎板狭窄的L5SI椎间盘突出症,采用后路经椎板间隙内镜治疗存在入路困难、操作空间狭窄的问题。内镜下磨钻可以解决椎板狭窄入路孔径但价格昂贵推广困难。评价采用徒手扩窗技术,经椎板间入路内镜治疗椎板间隙狭窄型L5S1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
探究脊髓损伤后损伤脊髓局部巨噬细胞的表型变化规律,并观察通过下调IRF5的表达对脊髓损伤的继发性损伤及神经功能改善情况的影响及在损伤脊髓修复过程中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