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脉粥样硬化的免疫损伤研究进展及中医药的治疗策略

来源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心血管病专业委员会动脉粥样硬化与血脂异常诊治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haibin_2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动脉粥样硬化是临床心脑血管事件发病的重要病理基础,"脂质浸润"、"内皮损伤"、"炎症介导反应"等在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从免疫损伤机制探讨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过程及中医药防治策略.中医学认为,AS属于中医学的“脉痹”的范畴,虽病在血脉,但其根在于机体脏腑阴阳气血的亏虚,而机体和经脉的癖、痰、毒的病理基础形成均是脏腑阴阳气血亏虚导致功能失调的结果,痰浊与癖血内阻以及内毒致损脉络是本病的病机关键。本虚标实,虚实夹杂是本病的病理特点,病位在血脉,多累及心、脾、肝、肾等。因此治疗应以化痰祛癖,痰疲同治。故活血消癖、化痰通络是治疗本病的基本原则。应在中医辨证论治指导下的传统组方理论和针对发病机制的对病治疗相结合,充分发挥中药多成分、多靶点、多途径整体调节的优势,改善体内的脂质代谢紊乱,提高机体的免疫耐受性,以发挥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祛瘀化痰降浊法治疗老年性血脂异常的临床疗效. 方法:78例年龄≥65岁的血脂异常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0例,对照组38例,两组均给予辛伐他汀(舒降之)20mg,睡前
会议
目的:评估慢性心力衰竭(CHF)合并心房颤动(AF)患者血N-端脑钠肽(NT-proBNP)水平的变化.方法:人选57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分为二组:心房颤动(房颤)组27例,窦性心律(窦律)组30例.测
目的:拟通过对中医诊断为痰浊阻遏证型的原发性高脂血症患者进行降脂复方与阿托伐他汀(atorvastatin,ATV)的联合干预,观察其降脂疗效、交互作用及安全性. 方法:采用单盲、非
会议
目的:观察不稳定型心绞痛支架后使用益气活血法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96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简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44例,支架置入术前及术后给予常规西医治疗;研
会议
目的:分析维吾尔族和汉族女性冠心病危险因素与冠脉病变程度之间的差异. 方法:选择2012年3月-2013年11月在新疆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心血管相关科室住院的女性患者,经冠脉动
会议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essential hypertension,EH)患者颈动脉硬化分布特征及其与中医证型的相关性,为中西医结合防治靶器官损害提供一定依据. 方法:采集EH患者血压、年
目的:观察温阳活血方对心梗后阳虚血瘀证心功能不全患者的心功能及心室重构(VR)的影响. 方法:将60例确诊为心肌梗死(MI)后心功能不全且中医辨证为阳虚血瘀证的患者随机分为
会议
高脂血症的发病,脾失健运是首要因素.因膏脂的生成与转化无不与脾的运化功能有关,故脾失健运是高脂血症发病的重要病机.脾是影响血脂正常代谢的关键,因而在健脾的基础上活血
目的:描述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在不同性别、不同年龄段分布水平和分布特征. 方法:收集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门诊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2509例作为研究对象,对
心理疾病是由生物、心理、社会等多种因素作用而引起的疾病,可引起人体多系统、多层次的病理反应,临床表现多种多样,病理机制非常复杂,涉及生物、心理、社会等多种因素,对心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