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牧文明与蒙古族长调民歌

来源 :第六届草原文化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cc245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蒙古族长调民歌是蒙古族音乐草原文化风格的标志,亦是蒙古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蒙古族长调民歌广泛流传于内蒙古阿拉善、锡林郭勒、呼伦贝尔大草原、科尔沁草原等地区。其音乐特征为音调高亢、音域宽广、曲调气息悠长、节奏自由舒缓、节拍字少腔长,多采用复合式节拍,表现出一种天高地阔的自然空间意境。长调民歌曲式结构一般由前后乐句构成一个完整的乐句,往往在不同的头韵上反复叠唱同一内容,且有独特的拖腔音及多样的装饰性演唱技巧。纵观蒙古族长调民歌的形成、发展的规律及其艺术的独特性,它与北方草原游牧文明有着密切的联系。北方草原游牧文化的生态环境是孕育、传承、发展蒙古族长调民歌的艺术土壤,同时蒙古族长调民歌也成为游牧文明发展的重要的艺术载体。
其他文献
@@历史上的蒙古族私塾教育是蒙古族教育发展的重要阶段,是蒙古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蒙古族教育、文化的发展起到重要作用,我们有必要对其进行深入研究。
3游子归来,感受到家的无比温暖和亲切。来自党和国家的殷切期望和巨大信任,给了钱学森实现报国之志和施展科学才华 3 You Zi return, feel the home of warm and cordial. 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