鼠药残留分析方法研究进展

来源 :第八届食品质量安全技术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idagongs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综述了液液萃取、液液微萃取、固相萃取、加速溶剂萃取、分散固相萃取等传统及新型提取与净化技术在鼠药分析方法中的应用,比较分析了气相色谱、液相色谱、离子色谱、串联质谱、高分辨质谱以及薄层色谱、毛细管电泳、快速检测等检测仪器的适用范围及应用特点,展望了鼠药检测可发展的方向.
其他文献
中国废锌合金资源主要包括热镀锌渣、废压铸锌件、废锌镍合金及废锌铜合金等.介绍了中国目前废锌合金资源再生工艺.根据锌与杂质金属的熔沸点,将废锌合金资源分为两大类,针对这两类废锌分别提出了相应的再生工艺,并取得了良好的工艺效果.
富氧顶吹炼铅过程中,利用非均匀电场来改变熔池中非均匀氧势分布,使顶吹炼铅熔池中的氧势分布趋于均匀,促进一次粗铅的产率提高.结果表明:在温度为1200℃C,按每米压降为30V施加直流电压,粗铅产率由44.82%增加到64.54%,渣中的铅含量由52.86%降低到38.84%,提高了直接产铅率.
建立了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豆制品中二甲基黄的方法.考察了不同的前处理方式对回收率的影响.试样用乙腈提取,dSPE纯化管净化,经毛细管气相色谱柱HP-5MS分离,MSD测定.二甲基黄在0.05-1.5ng/mL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99060.添标水平为0.005-1.0mg/kg时的平均回收率为70%-88%,相对标准偏差为2.5%-8.0%,方法检出限为0.005mg/kg,
目前国内采用的处理铅浮渣的工艺主要有火法工艺和湿法工艺,其中火法工艺主要包括反射炉法、转炉法和电炉法,湿法工艺主要包括酸浸法、氨浸法和碱浸法.
建立了不同食品中检测17种邻苯二甲酸酯类的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通过在2015年对湖南省内企业生产的酒、香精、油、乳制品、奶粉、方便面、糖果7大类500余批次样品进行风险监测以了解邻苯二甲酸酯类的存在范围和分布情况,从而对塑化剂的来源分析及后续实验做出初步分析判断.结果表明方法的线性良好,回收率理想,精密度高.通过分析比较实验数据可得,在所检类别中,酒是最容易检出DBP和DEHP的食品种
目的:建立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粮油制品中二甲基黄和二乙基黄的含量的分析方法.方法:试样以1%醋酸的乙腈提取,采用油基质萃取管净化和HP-5MS色谱柱分离,质谱采用全扫描和选择离子模式测定,以外标法定量.同时考察了不同的提取溶剂及净化方式对回收率的影响.结果:在添标水平为1、10和25mg/kg时,二甲基黄和二乙基黄的平均回收率为76.3%-89.3%,相对标准偏差为3.0%-8.7%,二甲基黄的方
本项研究建立了一种利用液相色谱与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联用技术测定六价铬的方法.通过选择离子监测、四元泵泵速与峰值信息的比较等方法,对六价铬的提取条件和仪器参数进行了优化.以0.05mol/L NH,NO3作为流动相,采用添加回收的方法,计算本方法的回收率和精密度,回收率82%~104%,精密度1.1%~2.8%,方法检出限0.003mg/kg.本方法具有分离速度快、稳定性好、准确度高、操作简单等优
本文阐述了中国茶叶农药残留标准现状,并与国内外相关标准进行了比对,针对中国茶叶农药残留标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下一步工作的方向.通过本文的综述,期望能对提高中国茶叶产品质量,维护消费者健康,扩大茶叶贸易提供一定的帮助.
建立奶粉中锌含量的微波消解-电感耦合等离子体测量方法.采用微波消解法对样品进行前处理,通过对分析谱线的选择、基体影响的研究,确定了最优测试条件.锌标准曲线线性相关系数0.9999,检出限为0.006μg/mL,测定结果重复性为0.5%,加标回收率为96%~101%.该法具有快速、准确、灵敏度高等优点,适用于奶粉中锌含量的快速检测.
真菌毒素(Mycotin)是真菌产生的次级代谢产物,目前已知有300多种,这些真菌毒素通过对农作物的污染,给人类和家畜健康带来巨大威胁.中国根据保障粮食卫生安全的需要,有针对性的对粮食中部分真菌毒素制定了限量标准+"(GB2761-2017《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真菌毒素限量》),主要是黄曲霉毒素B,(A!TB;)、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ON)、赭曲霉毒素A(OTA)、玉米赤霉烯酮(ZEN)四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