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分制下开放式创新性基础物理实验教学体系改革与实践

来源 :第五届全国高等学校物理实验教学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z1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基础物理实验对大学生科学素质的形成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科学的物理思维方法、设计与操作能力将影响学生的一生。在完全学分制教学环境下,为在基础实验教学中加强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通过分块循环,逐步进行,分层次开放的实验方式,不但完成了每届3000余名学生的物理实验教学,而且通过不断改革,建立了完全学分制下的具有开放式和创新性的实验教学新模式。为普通高等工科院校基础物理实验实行完全学分制探索了一条新路。
其他文献
配合落实学校“三创”(创造、创新、创业)人材的培养,营造有利于“三创”型人材成长的软硬件环境,在文科类(人文、社科、经济管理)学生中开设物理实验,使学生在学习人文文化的同时也接受科学文化的熏陶和训练,成为知识结构更合理,有一定自然科学素养的全面发展人才。
以光纤位移传感器实验为切入点,探索进阶实验教学的新方法和仪器,解析专业课程体系内课程内容的相关性及训练的贯通性。
以塞曼效应为例,通过思考题的形式引导学生把近代物理实验教学中的验证性实验做成研究性实验,从而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
目前物理实验教学中大部分内容还是以传统的形式呈现,它经常具有固定的实验设备和实验内容,实验效率取决于仪器的可靠性。本文运用美国国家仪器公司基于PCI总线技术的模块化仪器,设计了一组温度传感器性能测试实验系统,具体包括两个部分:教师演示实验及学生操作实验系统。该系统可以使教学内容具有一定的灵活性,使学生的学习具有主动性,并且将引领学生步入信息测试技术的新领域。
通过对大学基础物理实验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条件等现状的分析,介绍该校在对大学基础物理实验正确定位、改革教学方法、寻找更好的发挥大学基础物理实验在培养创新型人才中作用的改革与实践。
分析了实验室仪器设备管理模式存在的弊端,结合实际,构建了物理实验教学中心仪器设备动态管理平台,实现了资源合理的使用和共享。
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将导致人才培养的明显差异,本文简要介绍了在物理实验的“教”与“学“过程中,改变教学模式,以“问题”为主线开展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和模式的研究,促进学生自主创新意识和综合实验研究能力的提升。
通过参加教育部“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资助的本科学生参加研究工作经历,从本科生的角度,介绍了本科生参加科研工作的体会和看法。
本文阐述了在大学物理实验中通过构建一个现代化方式、多样化形式的物理实验教学平台对物理实验教学改革建设所做出的一些探索,从而达到巩固基础、掌握方法、培养技能、激励创新的教学目的。
物理实验的根本目的在于探索未知世界,物理实验教学的最大价值在于培养学生创新潜能和素质。大学物理实验是物理科学的基础,是学生进入大学后接受系统实验方法和实验技能训练的开端。通过物理实验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直接观察和分析重要的物理现象,掌握物理量的测量和基本的物理实验方法,综合对物理原理的理解,完成知识向能力的转移,使学生具备观察事物、分析事物、提出问题、探究问题、总结归纳、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本文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