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杨醛亚胺镍的MMA聚合性能

来源 :中国化工学会2012年石油化工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ricshen8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分合成了一系列在O邻位含不同取代基的(N,O)单、双水杨醛亚胺镍配合物,对配合物结构进行了表征.考察了单、双水杨醛亚胺镍配合物与甲基铝氧烷组成的催化体系的MMA聚合性能.研究发现,O邻位含小位阻取代基的单水杨醛亚胺镍催化剂显示出较高的MMA聚合活性,而在O邻位取代基导致双水杨醛亚胺镍催化剂的MMA聚合活性下降.这两种催化剂的MMA聚合均得到富含间规结构的PMMA.
其他文献
以中海油某炼厂产劣质高氮环烷基馏分油为评价原料,在100mL两段串联高压加氢装置上考察了改质生产国Ⅳ清洁柴油的可行工艺.实验结果表明,选用加氢精制-加氢改质-补充精制组合工艺,在反应总压12MPa、反应温度370℃(改质段)/340℃(精制段)、体积空速1.0h-1、氢油体积比700的条件下,生成的柴油馏分(170~365℃)中的硫含量为21.8mg/kg、氮含量为8.6mg/kg,可作为优质国Ⅳ
采用络合脱氮-加氢组合技术处理催化柴油.在反应温度80℃、剂油质量比1:300的条件下,催化柴油经络合脱氮剂脱氮处理后,碱氮脱除率达到95.25%;络合脱氮-加氢组合工艺的评价结果表明,相同条件下,以催化柴油脱氮油为原料时,生成油中的硫含量为9.0μg/g、芳烃含量(w)为18.3%.可见采用络合脱氮-加氢组合工艺完全达到了生产低硫、低芳烃清洁柴油的目的.
介绍了反序石蜡料生产过程,通过石蜡料液相络合脱氮工艺达到节能降耗、提高产品质量和经济效益的目的.实验结果表明,采用WSQ-4型脱氮剂,在脱氮温度85℃、白土加入量1%(w)、脱氮剂与原料油的质量比1:300~1:400的条件下,反序脱氮蜡料颜色16~17号、光安定性5~6号,达到或优于3.5%(w)-白土精制的效果,经测算生产成本较常规白土精制节约78元/t左右.络合脱氮石蜡经中压加氢后,加氢石蜡
采用同步热分析和示差扫描量热法研究了聚乳酸/氢氧化镁(PLA/Mg(OH)2)复合材料的降解行为及降解机理.加入Mg(OH)2会大幅降低PLA材料的热稳定性,使热分解温度降低.PLA/Mg(OH):复合材料的降解发生在195~500℃内,分3步失重,在PLLA分子链断链后产生水,随后通过链端离子的回咬和加速水解使PLA降解成环状单体或低聚物.
介绍了以聚合物为核的纳米核壳粒子的多种制备方法,如辐照聚合法、原位聚合法和层层自组装法等,简述了各方法的原理。通过对比研究发现,各方法均有自己的优点,但层层自组装法的应用更为广泛,更适合用于制备出具有特殊结构的纳米粒子。
以具有推电子效应的甲基、异丙基及叔丁基为取代基,制备了3种PNP型配体,与Ni(Ⅱ)络合形成催化剂,在甲基铝氧烷存在的条件下,催化乙烯齐聚反应.实验结果表明,当采用甲基作为配体上氮原子取代基时,Ni系催化剂的活性可达3.77×105g/(mol·h),α-烯烃选择性达76.46%.利用核磁共振氢谱、元素分析及质谱对配体结构进行了表征.
对PAN-01型天然气一段转化催化剂在制氢装置的工业应用进行了标定.结果表明:在装置设计要求n(H2O):n(C)=3.5的条件下,总碳转化率保持在86%~90%;转化气氢气体积分数达到76%以上;甲烷体积分数低于2%,达到设计指标不大于4%的要求.制备的氢气满足后续工段的需要,标定结果表明催化剂首次工业应用成功.
介绍了甲醇部分氧化、甲醇蒸汽重整等制氢技术及甲醇制氢催化剂,重点介绍了国外甲醇制氢催化剂的最新研究进展。
介绍了微通道甲醇重整器供氢的燃料电池系统及微通道甲醇重整器,综述了几种微通道甲醇重整器催化剂涂敷技术,简要分析了微通道甲醇重整器中催化剂涂敷存在的问题。
采用磺酰胺作为内给电子体制备了MgCl2负载型聚丙烯催化剂,主要研究了该催化剂的粒径和结构,并对该催化剂进行了本体均聚和共聚实验,对均聚产物测试了粒径分布,对共聚产物进行了冲击强度、模量、拉伸屈服强度等测试。结果表明,该催化剂的均聚活性比参比催化剂高,聚合产物细粉含量低;共聚产物冲击强度和模量均较高,适合开发高档聚丙烯共聚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