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锚网(索)喷在特厚煤底板巷中的应用

来源 :第四届深部岩体力学与工程灾害控制学术研讨会暨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百年校庆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umu123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介绍在特厚煤层,沿煤底板送回风巷,采用锚索锚网喷射混凝土联合支护的成功经验,并对其应用效果进行了分析,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果。
其他文献
简要介绍了开展现场岩体侵彻试验的目的和试验结果,通过试验并结合国外试验数据提出了一个新的岩石侵彻深度计算公式,比较表明在一定范围内该公式的计算精度不低于著名的Young公式。
在分析大同矿区塔山矿石炭系特厚煤层综放工作面顶煤、顶板运移规律及矿压显现特征的基础上,将塔山矿石炭系特厚煤层综放开采采场直接项结构分为2类,指出“直接顶关键层”的存在将进一步增大顶板管理的难度,并提出了8102、8103综放面顶板控制对策。
通常认为对于低于极限高度的填土,在保证碾压施工质量的前提下,填土速率可以不受限制,一旦超过填土的极限高度,路堤就有出现失稳的可能,具体表现为裂缝、滑坡、坍塌等工程灾害。为保证路堤不被破坏,必须控制边桩位移、沉降速率和孔隙水压力变化限值。本文结合岳阳城陵矶港区进港路工程路堤滑移段,通过现场对孔隙水压力、地表沉降、边桩隆起量的监测,并对监测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得出了在洞庭湖软土区通过深层最大侧向位移速率
用有限元方法研究四含和奥灰水位疏降对临涣工业园区地表沉降的影响。采用Biot固结理论,考虑土的渗流固结计算地表沉降随时间的变化。比较不同水位疏降方式和降水速度对地表沉降的影响。由于荷载变化幅度较大,一般的线弹性模型已不太适用。所以借鉴剑桥模型关于孔隙比与等向固结应力的关系,并考虑土层压缩的侧限变形特征,构造了反映弹性模量随平均应力p变化的非线性弹性模型。先对已知观测资料进行计算验证,然后用于其他位
在分析深部巷道工程变形破坏形态、特点和失稳机理的基础上,阐述了作者对深部支护的认识,提出了均压等强、高阻让压、外柔内刚的深部巷道支护原则。分别对深部巷道底鼓、肩角非对称破坏、大断面交叉点失稳、沿空小煤柱失稳等破坏形式提出了以调整应力场和加固围岩为中心的控制对策,提出了二次支护的时机问题并分析推导了单侧收敛控制依据。简述了作者已经或正在进行的深部支护材料研究。
随着深部地质环境的不断恶化,导致深部资源开采中重大灾害事故增多,巷道支护出现了冒顶、底臌、顶板下沉等破坏现象。以济宁二号煤矿九采区93上06回采巷道为研究对象,通过数值模拟手段再现了变形破坏的过程,分别对顶板下沉、底臌变形、轴向楔体破坏和沿结构面冒顶四种变形破坏规律进行了分析。针对破坏特征,提出了巷道支护的优化方案,工程实践表明,通过改变巷道的断面形式、挖掉直接底泥岩和打底角锚杆有效的控制了巷道的
随着开采深度的增大,深井巷道工程灾害日趋严重.针对深井软岩巷道设计、支护和围岩稳定性控制方面存在的问题,通过正交试验得出埋深、侧压系数、岩体强度等主要地质因素对深井软岩巷道交岔点稳定性的影响变化规律,根据地质凶素的影响显著性,找到显著性最强的地质因素,得出较为优越的巷道设计工程地质条件,为深井软岩巷道交岔点设计、施工和稳定性控制提供理论指导。
深部岩层具有高应力、低强度、强流变性的特点,同时巷道具有非线性大变形特征,单一的支护方式难以控制。兴安四水平新副井井底重车线巷道由于原始设计采用了素砼碹或锚网喷支护,支护强度不够,同时处于深部软岩层中,加之长期矿井涌水浸泡,引起大变形,冒顶、缩帮、底鼓现象严重,通过与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的合作,并经过多次论证后,支护设计采用联合支护形式,一次锚网喷+锚索的主动支护,及二次桁架+混凝土发碹的被动支护
由于深部软岩工程复杂工程地质条件使原有的浅部工程的支护技术和方法不能满足实际工程需要,本文提出了采用锚网索-桁架耦合技术进行深部软岩巷道支护。利用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等手段分析了锚网索-桁架耦合支护的技术原理和力学机理,分析了该技术的技术关键和技术特点。将研究成果应用于我国最深的第三系软岩巷道支护工程实践,通过现场监测验证了支护方案的合理性。
平煤四矿三水平进风井井筒全深1146.4 m,净直径6.5m,井筒采用抗变形结构及小煤柱进行保护,其压煤量由18.0Mt减少到2.93Mt,在岩层软弱位置加设可缩性井壁,吸收竖直方向的压缩变形,保证了井筒的正常安全使用。通过精心组织实现了井筒快速、安全、优质施工,并为深立井井筒施工积累了一定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