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江苏南水北调工程对区域水生态文明建设的促进与推动

来源 :中国水利学会调水专业委员会2016年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nmey2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江苏境内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经十余年建设,已于2013年率先建成通水,工程投运以来,运行状况良好,不仅发挥了规划的调水效益,还发挥了防洪、排涝、航运保障、水环境保护等多个方面的综合效益,对于区域水生态文明建设起到了促进作用.本文对此进行了初步的归纳,以作探讨.
其他文献
以长江上游地区嘉陵江、岷江、雅砻江流域已开展的调查为基础,阐述了目前各部门对长江流域河道的生态流量提出的要求,以及已采取的管控措施,并对调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进行总结,提出长江生态流量监督管理改善建议.
河口压咸流量是坝下最小下泄流量的保证目标之一,由于敏感目标的特殊性,河口压咸流量的水文节律需求和保障方式与其他用途不同.本文以珠江河口为研究对象,以中国澳门、珠海主要水源地平岗泵站为例,研究了水源地对河口压咸流量水文节律的需求,提出了目前和大藤峡水利枢纽建成后的规划水平年压咸流量的保障方式和"总量控制、节点调节、精细调度、滚动调整"的调度原则.
滇中引水工程从丽江石鼓镇上游约1.5km的金沙江右岸大同村附近引水,最大引水流量135m3/s.为研究滇中引水工程取水对金沙江下游约47.8km的虎跳峡重要旅游景点虎跳石的景观影响,采用2015年对虎跳石全年每周连续拍摄的照片,分析虎跳石出现的不同景观特征及其水位,同时结合逐日水文资料提出虎跳石不同特征水位或特征景观下对应的流量量级范围.据此,分析长系列逐日的引水前、后各特征景观出现的天数及频率变
生态补水已经成为改善、修复、恢复因缺水而受损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自我调节能力的重要手段.针对石羊河尾闾青土湖干涸、生态功能退化状况,拟通过红崖山水库加高扩建工程实施,为青土湖提供稳定的生态补水.为研究生态补水规模、生态补水时段等要素与生态恢复目标的响应关系,构建了地下水流数值模型,分析了现状补水规模2000×104m3/a(方案Ⅰ)和规划补水规模3180×104m3/a(方案Ⅱ)下青土湖区的地下水
Ecological flow determination is very important for all hydropower projects to be more sustainable and less impacting for the environment.Ecological flow needs to be determined both for reservoir impo
针对煤矿巷道支护体受力监测问题,本文以STC89C52单片机、测力传感器模块、信号放大模块、AD模数转换模块、无线发射模块为硬件基础,结合MATLAB GUI编写的上位机系统,研发并设计煤矿巷道支护体受载无线监测终端系统.该系统可实时采集支护体受载数据,同时将支护体受载数据实时传输至上位机,并提供异常状态预警方式,解决了煤矿井下支护体受载实时监测以及及时预警的问题.
针对回采巷道围岩破裂深度难以确定、冒顶事故频发等问题,选取了三种典型围岩破裂的基本理论进行适应性分析,借助已有的预测理论,结合三种基本理论的冒顶预测方法,提出采用模糊预测综合分析法确定巷道的冒顶高度.同时,以五家沟回采巷道为工程背景进行了工程应用,冒顶高度预测结果与实测结果相当,预测结果可为巷道安全支护决策提供依据.
锚杆支护煤巷冒顶具有突发性、巨大破坏性等特点,长期以来存在预报不及时问题.针对煤矿锚杆支护顶板支护效果监测现状,确定了影响煤巷顶板单体锚杆锚固体稳定性的波导指标,与巷道支护参数结合对煤巷顶板锚固体稳定性进行分级.采用Matlab建立了单体顶板锚杆锚固质量评价分析的人工神经网络模型,通过查询测站优良锚固质量锚杆比例确定顶板锚固体稳定性类型.运用Visual Basic语言和Matlab混合编程,开发
由于综采工作面沿倾向方向受冲刷地质构造带的影响,为了安全顺利通过,采取提前对冲刷带岩石进行掏掘形成空巷,然后采用锚杆索配合单体液压支架联合支护和空巷煤柱侧围岩注浆的形式通过,过空巷时头超前尾15m调斜开采,实现综采工作面顺利通过冲刷带,避免采取放炮工艺强行通过冲刷带,造成支架等设备的损坏,增加顶板管理的难度.本文提出煤层冲刷带的方法和支护技术,可为今后煤层遇冲刷带提供一定的指导依据.
为了提高2号煤的采出率,在1927运料巷进行三软煤层沿空掘巷试验.通过理论计算确定合理的煤柱宽度为4.72 ~5.34m,然后利用FLAC3D数值模拟软件比较了护巷煤柱不同宽度下巷道围岩的应力分布及围岩破坏情况,最终确定煤柱的宽度为5.0m.同时,在沿空掘巷顶板运动特征的基础上,提出巷道稳定性是由"顶板-两帮-支护体"共同组成的联合承载结构决定的.建立了该结构的力学模型,进行了力学分析,得出了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