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测定硅铁中铅

来源 :2012国际冶金及材料分析测试学术报告会(CCATM2012)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ongzhujush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解决硅铁中低含量铅的测定困难.研究了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ICP-AES)法测定硅铁中铅谱线选择、基体干扰、样品处理对测定结果的影响.确定了368.349 nm作为铅的分析线,在此波长下,硅铁中铁的背景影响采用基体匹配办法克服.研究结果表明:以硝酸、氢氟酸溶解样品,在硝酸介质中,以368.349 nm作为铅的分析线,铅的检出限为0.4 mg/L,相对标准偏差为2.84%,回收率93%~101%.此方法已用于硅铁中铅的日常测定.
其他文献
介绍了辉光放电发射光谱中一种新的表面分析校正方法-层模式,该方法可以利用已知含量和厚度的涂层样品来建立一个表面分析工作曲线,用于分析类似的涂镀层样品。使用数学推导对该方法的原理进行了说明,利用该方法建立了多个工作曲线,分析了相应的涂镀层样品(玻璃上的金属涂层、铁基上的铜镀层、镀锌板等),得到了较为满意的结果。和使用传统溅射率模式建立的工作曲线进行了对比,层模式在镀层过渡层、交界处的信息提供上有所欠
为了研究等离子体碰撞引起的Cu Ⅱ谱线的激发机理,本文考察了氩和氖被用作等离子体气体时铜元素离子谱线[Cu Ⅱ]在辉光放电等离子体中的发射特征。结果发现,Cu Ⅱ谱线的发射强度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等离子体气体的种类及其激发能量。由Cu Ⅱ谱线构成的每个特定谱图样式都出现在了氩和氖的等离子体中。特别是,当用氖代替氩时,不同的Cu Ⅱ谱线被选择性激发。例如,归属于3d95s-3d94p转变的Cu Ⅱ谱线
比较了产生于室温固态钢以及高温液态钢上激光诱导等离子体的特征、原子铁的激发温度以及电子密度.通过波长范围为386 nm至400 nm的中性铁原子发射谱线,由波尔兹曼作图法确定了铁原子的激发温度.通过测量Al I 394.4 nm的谱线宽度,估算了电子密度.对固体钢来说,铁元素的激发温度从延迟时间为10μs时的10 800 K下降到延迟时间为80μs时的7 300 K.当延迟时间分别为10μs和70
分析了国内外全谱直读型ICP光谱仪的发展现状,阐述了应用全谱ICP光谱检测技术及研发国产全谱ICP光谱仪(ICP-AES)的必要性。从光源、光学系统、光谱检测系统等方面分别对国内外主流机型的技术特点进行对比和总结,提出了国产全谱ICP光谱仪的差距所在及今后的研究方向,对全谱ICP光谱仪未来的发展趋势和市场前景做了展望。
铜是钢材的一种夹杂元素,其含量影响废钢屑的循环使用.为了实现较高铜含量从废钢屑的初步分离,激光诱导等离子体光谱法(LIPS)就是一种有前途的方法.其优势在于,可在空气氛围下操作、样品可不经过预处理等.为了使LIPS方法用于实际样品,用如下组成的LIPS系统获得了发射光谱:Nd:YAG激光、中阶梯光栅光谱仪以及ICCD检测器.标准物质JISF FXS 350-352为铁-铜二元合金,用于铜元素校准曲
采用微波消解技术进行样品前处理,建立了应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测定铁矿石中V2O5、TiO2、Al2O3、CaO、MgO、MnO等6种成分的分析方法。试样经王水、氢氟酸微波消解,硫酸络合钛,溶样良好,有效避免了钛的水解。试验了溶样介质条件、仪器分析条件以及共存元素和基体干扰。通过标准样品和实际样品的回收率试验和对照试验,测定的灵敏度、准确度、精密度均能满足铁矿石日常检验分析的要求。与现行的单
本文论述了用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测定铁矿石中三氧化二铝.讨论了应用无水碳酸钠加硼酸与过氧化钠组成的混合熔剂将试样在高温炉中进行熔融.研究了熔融所使用的熔剂量在0.8g,熔样温度为1 000℃,熔样时间10 min时,既能使试样溶解最完全,也能达到节能增效的效果.通过实验选择了仪器的最佳分析条件,分别选用高频功率1 150 W,蠕动泵转速为130 r/min,载气压力28 psi时能使检测效果达到
本文描述了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ICP-AES)内标法测定含镍生铁中的高含量镍,选择钇(Y)作为内标元素,增加了方法的稳定性,并与容量法对照结果一致。
本文针对近些年来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器的发展,从五个方面分别探讨了各项新技术在冶金材料分析中的应用情况。在科技能力大大发展的今天,仪器的检测能力及水平在不断提高,以满足日益严格的检测要求。
研究了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同时测定铌铁中钛、钽、铜、铝、磷量的分析方法.试料用硝酸、氢氟酸分解,硫酸冒烟,以酒石酸溶液浸取并络合铌、钽等元素,试料溶液定容后导入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中进行测定.结果表明,该方法简便、快速、灵敏,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5%,回收率在97.09%~102.00%之间,可用于日常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