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和浩特城区大气环境适宜性分析评价

来源 :第26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iyidixie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基于呼和浩特市1961~2006年主要气象要素和GDP、人口等社会经济资料,以及2001~2006年主要污染物平均浓度资料,利用趋势分析、数值模拟和大气稳定度等表征大气层结状态的影响因子,分析了呼和浩特市气象环境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呼和浩特城区近50年气候变暖明显,热岛效应显著,但降水量呈现出减少的趋势,暖干化的气候特征明显。(2)呼和浩特城区的主要气象灾害呈减少趋势,尤其是沙尘暴、大雾等灾害性天气的减少,降低了大气颗粒物(PM10)的浓度,对城区人们居住与生活比较有利。(3)呼和浩特市的首要污染物PM1主要发生在集中采暖和风沙较大的冬半年,且污染系数较低。(4)呼和浩特城区由于受到地形抬升和热力结构的影响,冬季辐射逆温强,热岛效应明显,大气稳定度主要以稳定类为主,大气混合层高度低,污染物不易扩散。(5)呼和浩特城区冬半年寒冷程度不太明显,夏半年气温较低、湿度小,感觉较为舒适,比较适合人们休闲避暑。
其他文献
本文利用表示陆面次网格非均匀性的“结合法”,根据高分辨率的次网格地理信息,应用最小二乘法原理,拟合了表示次网格温湿非均匀性的概率密度函数,并在区域气候模式RegCM3考虑了这种概率密度函数表示的非均匀性,分别对2000-2004年夏季进行模拟,得到如下初步结论:(1)由于增加了更为真实的非均匀性表示,模式模拟的降水及温度总体上更为接近实际;(2)模式结果与原来模式结果对比,差异较大,表现了对非均匀
利用东莞52年的地面观测资料,分析了灰霾天气特征及其与气象影响因素的关系。结果表明:东莞市的灰霾天气总体呈上升趋势,20世纪90年代开始明显上升,2000年以来急剧上升,年平均灰霾日数增幅为每年4.0d。灰霾最多出现于3月、1月和12月,冬春两季占全年60[%];2000年以后秋季出现概率增加,秋冬占61[%]。地面形势为弱冷高压或变性高压脊时最有利于灰霾的出现;灰霾日的平均风速≤2.0m·s-1
黑碳气溶胶和有机碳气溶胶是大气气溶胶的重要组成成分,对区域和全球气候有重大影响,是近几年研究热点。本文利用区域气候模式RegCM3模拟了2000年夏季7月份中国黑碳气溶胶和有机碳气溶胶的辐射强迫,分析了这两种气溶胶对大气温度的影响。结果发现:黑碳气溶胶在模式顶产生正的辐射强迫,而有机碳气溶胶在模式顶层产生的辐射强迫并非全为正值,在地表两种气溶胶都产生负的辐射强迫;黑碳气溶胶和有机碳气溶胶的辐射强迫
(1)通过对1998-2008年11年间180°E以西所有西太平洋及南海生成的264个热带气旋资料和香港地区有O3监测的所有11个环境监测站点的O3小时浓度数据的分析,发现当西太平洋(或南海)有热带气旋活动时,香港地区O3浓度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大,且多数造成香港地区O3浓度超标;秋季气旋基本都造成香港地区O3浓度超标,而一定比例的夏季气旋不引起O3浓度超标;热带低压基本不造成香港地区O3大范围高污染
本文利用衡水市环境监测站2005~2008年环境空气质量监测资料,对主要空气污染物SO2、NO2、PM10进行了统计分析,得出了衡水市空气污染现状及其分布特征,对空气污染成因进行了初步分析,提出了预防和治理衡水市大气污染的一些建议。
选取了2004~2006年京津冀地区采暖期155个区域大气污染日,对当日08时(或前一日20时)海平面气压场,结合高空环流特征进行了分析,划分了高压型、冷锋型、低压型、华北干槽型和均压场型五种天气类型,其中高压型最多,占40.0[%]。区域污染过程通常对应一次高空环流调整过程,连续性区域污染过程,往往由多种天气型影响。地面辐合加上低层逆温和下沉运动阻碍污染物在水平和垂直方向的扩散,稳定的大气层结和
本文利用2001年4月-2005年6月西安市区空气污染物SO2浓度的实际检测数据,结合单因子评价模式,分析了西安市大气中的SO2污染特征;并利用同期的地面气象要素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研究气象条件的关系对西安地区污染物浓度变化的影响,讨论了污染物浓度变化规律的成因,并得到了一些初步结论。分析结果表明:西安市区主要以煤烟型污染为主,冬、春季比夏、秋季污染严重,采暖期比非采暖期污染严重。SO2有明显的年变
利用南昌市2002年至2006年连续5年的降水监测资料,分析了南昌市酸雨污染的现状,揭示了南昌市酸雨的形成因素。研究表明,南昌市酸雨酸度大,频率高,且近年来降水PH值有下降趋势,主要是硫酸型污染。
根据邯郸市2002~2007年的空气质量日报资料,分析了高污染日数的时间分布特征,并利用气象资料对邯郸市6年高污染日的气象条件进行了分析。
本文分析了豫东北地区近40年城市雾的气候特点。总结出了豫东北地区城市雾的发生规律与气象因子和环境的相关性,通过对城市雾产生的边界层特征分析,探讨了城市雾对环境污染的影响和对人群健康的危害,结果表明:城市雾天气的出现非常不利于污染物的扩散,大雾会导致污染物浓度增加,从而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增加或诱发多种疾病。结论认为:城市规模的发展和城市工业化步伐的不断加快,改变了自然环境条件,是影响污染物扩散的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