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脂肪源对胭脂鱼幼鱼生长、体组成及脂肪酸组成的影响

来源 :第十届世界华人鱼虾营养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ravehearterdocto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分别添加8%的鱼油、豆油、猪油、棕榈油、花生油、亚麻籽油和牛油作为单一脂肪源,配制成7组等氮(粗蛋白质量分数41%)等能(17K J/g)的试验饲料,通过8周的饲养试验,研究饲料中不同脂肪源对胭脂鱼幼鱼(初始质量3.63±0.03g)生长、体组成、肝脏脂质水平、抗氧化能力和脂肪酸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增质量率和特定生长率以豆油组最高,猪油组最差,且两组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棕榈油组、花生油组、鱼油组和亚麻籽油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各试验组饲料效率均无显著差异(P>0.05);豆油组全鱼中粗蛋白含量显著高于猪油组和棕榈油组(P<0.05),鱼油组肌肉和肝脏粗蛋白含量最高,而粗脂肪含量显著低于其它各组(P<0.05);鱼油组和亚麻籽油组肝脏甘油三酯和总胆固醇含量最低且均显著低于其余各组(P<0.05);肝脏中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依次是鱼油组>亚麻籽油组>豆油组>花生油组>棕榈油组>猪油组>牛油组,其中亚麻籽油组、豆油组、花生油组及棕榈油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肝脏和肌肉的脂肪酸组成明显受所摄食饲料油脂的脂肪酸组成模式的影响.同时,胭脂鱼具有转化18:2n-6和18:3n-3为高不饱和脂肪酸的能力.综上所述,豆油,棕榈油和花生油是胭脂鱼饲料中良好的脂肪源,其中豆油营养效果最佳.
其他文献
随着世界野生渔业资源的不断减少,如何更多地减少鱼粉在饲料中的使用成为水产动物营养学研究人员的重要研究课题和难题。本研究首先使用几种复合植物蛋白替代大菱鲆饲料中不同水平的鱼粉,结果发现在复合植物蛋白替代40%鱼粉时大菱鲆生长显著下降,在分析各种常规的摄食、饲料利用及营养素代谢等指标后进一步挖掘发现,该组的mTOR信号通路受到了显著的抑制,这可能是其生长缓慢的内因所在。进一步设计实验验证mTOR信号通
本实验研究水解鱼蛋白和牛磺酸单独或共同使用对摄食高植物蛋白饲料的大菱鲆幼鱼(4.17±0.00g)生长性能、组织中牛磺酸含量和肠道组织结构的影响.以鱼粉含量为30%的FM组饲料为对照组,FPH0、FPH0+T、FPH10和FPH 10+T组的鱼粉含量分别为15%、15%、8%和8%,FPH10和FPH 10+T组分别在FPH0和FPH0+T组基础上用水解鱼蛋白替代占总蛋白大约10%的鱼粉蛋白,FP
为了探讨酶解豆粕(HSBM)替代藻粉对仿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as生长、饲料利用、消化代谢和体组成的影响,分别添加0%(对照)、4.08%(HS20)、8.18%(HS40)、12.27%(HS60)、16.36%(HS80)、20.45%(HS100)HSBM替代0%、20%、40%、60%、80%和100%的藻粉制备6种等能等蛋饲料(粗蛋白13.62±0.05%,能量11
硬脂酰辅酶A去饱和酶(Stearoyl-CoA desaturase,SCD,EC 1.14.99.5)是合成单不饱和脂肪酸的限速酶,在催化棕榈酸(C16:0)和硬脂酸(C18:0)形成单不饱和的油酸(C16:1)和棕榈酸(C18:1)起关键作用.本研究采用RT-PCR和RACE技术对吉富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体内SCD基因进行了克隆,序列全长1333bp,由173b
为探讨饲料中添加乳酸菌对方斑东风螺稚螺生长、体组成与免疫的影响,在基础饲料中添加三个不同浓度(1.2×107 CFU/100g、1.2×108 CFU/100g和1.2×109 CFU/100g)的乳酸菌,养殖初始体重为0.62g的方斑东风螺10周.
为探讨饲料中添加枯草芽孢杆菌对方斑东风螺稚螺生长、体组成与免疫的影响,在基础饲料中添加三个不同浓度(2.34×105 CFU/100g、2.34×107 CFU/100g和2.34×109 CFU/100g)的枯草芽孢杆菌,养殖初始体重为0.62g的方斑东风螺10周.
本试验旨在探究谷氨酰胺及其前体物对松浦镜鲤幼鱼组织抗氧化能力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试验选用松浦镜鲤幼鱼1 050尾,随机分成7个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30尾鱼.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1.5%的葡萄糖(对照)、谷氨酰胺(Gln)、谷氨酸(Glu)、α-酮戊二酸(AKG)、L-鸟氨酸-α-酮戊二酸(OKG)和L-精氨酸-α-酮戊二酸(AAKG)、2Na-α-酮戊二酸(2Na-AKG)配置成等氮等能的
选用初始体重为(59.5±0.9)g的吉富罗非鱼270尾,随机分成6组(每组3个重复,每重复15尾),分别饲喂维生素B2含量为0.5、2.6、5.4、10.8、20.4和39.7 mg/kg的纯化饲料10周,研究维生素B2对其生长性能、生化指标、肝脏维生素B2蓄积量及相关基因表达量的影响,以确定其对饲料维生素B2的需要量.
将450尾初始体质量为8.39±0.04 g胭脂鱼幼鱼随机分成5组,分别投喂含有28%葡萄糖、蔗糖、糊精、玉米淀粉和糊化淀粉不同糖源的5组等氮(粗蛋白质量分数为41%)等能(17KJ/g)饲料,研究不同糖源对胭脂鱼幼鱼生长、饲料利用、体组成和糖代谢酶的影响.结果表明,糊化淀粉组胭脂鱼表现出最高的增质量率、特定生长率和蛋白质效率,且显著高于葡萄糖组和蔗糖组(P<0.05).糊化淀粉组和玉米淀粉组鱼的
选用初始体重为(56.3±1.8)g的吉富罗非鱼360尾,随机分成6组(每组3个重复,每重复15尾),分别饲喂维生素B6含量为0.3、2.7、5.4、10.1、20.5和39.8 mg/kg的纯化饲料10周,研究维生素B6对其生长性能、生化指标和肝脏生化指标的影响,以确定其对饲料维生素B6的需要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