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胚胎发育不良性神经上皮瘤(DNET)是一类少见的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好发于儿童或青少年幕上皮质,或以皮质为主部分位于皮质下区域。笔者通过对11例DNET的MRI特点进行分析,旨在提高对本病的进一步认识。此瘤为良性肿瘤,生长缓慢,手术后效果良好,不易复发,无需放疗及化疗,分析了MRI表现上的特点:(1)癫痛病史,且首次发病年龄在20岁以下的;(2)幕上皮质或以皮质为主的类囊肿信号病灶;(3)病灶形态上
【机 构】
:
江苏省连云港市解放军149医院放射科 222042 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医学影像科 210002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胚胎发育不良性神经上皮瘤(DNET)是一类少见的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好发于儿童或青少年幕上皮质,或以皮质为主部分位于皮质下区域。笔者通过对11例DNET的MRI特点进行分析,旨在提高对本病的进一步认识。此瘤为良性肿瘤,生长缓慢,手术后效果良好,不易复发,无需放疗及化疗,分析了MRI表现上的特点:(1)癫痛病史,且首次发病年龄在20岁以下的;(2)幕上皮质或以皮质为主的类囊肿信号病灶;(3)病灶形态上呈类“三角形”、“楔形”或“扇形”,底面位于大脑表面、尖端指向大脑中心且深径大于宽径;(4)病灶边缘境界清晰,无明显占位效应,瘤周无明显水肿,临近颅骨可有受压变薄改变;(5) FLAIR序列病灶以低信号为主,周边出现完全或不完全的高信号环。(6)增强扫描病灶无强化或内部出现片絮结节样、细条状轻度不均匀强化,PWI为低灌注。(7) DWI序列病灶呈低信号,ADC值增高。(8) MRS上,病灶NAA降低,Cho峰和Cr峰无明显改变。把握好这些特点,可以为DNET病提出较为准确的诊断,对治疗方案的选择具有重要意义。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左室心肌应变的超声特征。方法:取2008年1月至2009年6月在本院门诊就医及住院且按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原发性高血压诊断标准(收缩压≥140mmHg,舒张压≥90mmHg,1mmHg=0.133kPa)确诊为高血压的患者40例,其中男18例,女22例,年龄41~67岁,平均54±2岁。采用PhilipsIE33彩超仪。受检测者取左侧卧位,平静呼吸,同步记录心电图,常规M-型
目的:探讨如何消除胃肠道中水分的影响,改善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图像的质量。方法:1、临床资料共30例,健康志愿者组10例,年龄25-65岁,男6例,女4例。临床病人20例,年龄33-70岁,男性12例,女性8例,分为A、B两组,每组各10例。所有10例志愿者先进行常规的T2W/T1W及MRCP成像扫描,然后口服100ml浓度为0.025mmol/mlGD-DTPA稀释溶液,15分钟后再进行
目的:总结7例经病理证实的脏局灶性结节增生,结合文献,旨在探讨其核磁共振平扫及LAVA增强扫描表现及其鉴别诊断。方法:一、材料和方法,一般资料:收集我院从2007年10月至今7例经手术、穿刺活检及病理证实的肝局灶性结节病例共7例,其中男2例,女5例。2、检查方法:采用GE Signa HD 3.0T超高场磁共振成像仪,8通道相共振线圈。结果:7例病灶均为单发病灶,最大的直径约为6CM,最小的直径约
目的:随机选择79例冻结肩患者,分别采用超声引导液压扩张手法松解(UGMDA)和非甾体抗炎药物治疗进行随机对照研究,术后采取相同的康复锻炼。随访观察患者盂肱关节功能情况以及患肩活动度来综合评价两种方法的疗效,并探讨影响UGMDA术疗效的因素。方法:1、一般资料病例选择标准:病史3个月以上,肩痛,进行性肩关节活动范围减少伴有肌萎缩,肩关节活动范围:被动活动均受限,内、外旋 (7)统计分析:用SPS
胸腔入口平面气管右旁气囊影(RPAC)少见,发生率约1%;临床多因胸部症状影像学检查偶然发现,国外多见零星报道,国内很少引起注意,报道不多;有关其MSCT三维影像表现、与气管关系和临床特点国内未见报道。笔者报道64例RPAC的临床和影像资料,旨在探讨其临床和影像特点及意义,并提醒同道引起注意。介绍了RPAC的临床概况与发生机制,MSCT表现及意义以及鉴别诊断方法。
探讨腰椎手术失败综合症(FBSS)的原因及如何预防FBSS成为研究热点。本文通过回顾性分析广东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2009年3月至2011年3月共28例腰椎间盘突出行椎板切除术后复查的住院患者及门诊患者临床及CT、MRI资料,探讨CT及MRI在腰推手术失败综合症诊断价值及其症状与影像学表现关系。通过研究结果与文献资料参考,作者认为硬膜外瘢痕粘连形成是术后失败综合症主要原因,CT联合MRI检查可清楚显
胃肠道间质瘤(GIST)以往多归为平滑肌瘤,近年来,随着病理学的发展(尤其是免疫组化及超微结构研究的进展),已经证实GIST实为一组独立的起源于胃肠道壁的间叶性肿瘤。在此笔者综合3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免疫组化)的GIST的CT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提高对胃肠道间质瘤的认识。介绍了GIST的概念和分型、临床特征、CT表现以及生长方式。探讨了GIST的良恶性与CT表现的关系以及CT诊断价值。螺旋CT平
文章就天津静海县医院2007年5月至2009年12月共做螺旋CT强化扫描104例病例进行了综述。介绍了给药方法和强化扫描前的准备。探讨了强化扫描前的护理措施、强化扫描过程中的护理措施及强化扫描后的护理措施。
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64CT-CCTA)它能直观、准确地显示冠状动脉主干和主要分支的立体形态及其病变,能详细了解这些解剖结构以及病变的空间关系。冠状动脉成像的临床应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冠状动脉的解剖显示;2、冠状动脉狭窄;3、冠状动脉斑块;4、冠状动脉搭桥术后的评估;5、冠状动脉支架术后评估;6、冠状动脉夹层和动脉瘤;7、冠状动脉的变异和畸形。分析了64层CT在冠状动脉成像评估中的限
文章搜集2000年2月~2005年8月临床、影像、病理资料较完整的102例卵巢肿块病例,对82例进行了B超检查,59例进行了CT检查。采用“双盲法”由两位有经验的CT,B超诊断医师在不了解病理结果的情况下复习102例卵巢肿块的CT、B超表现并进行了对比。本组病例中,CT对诊断卵巢肿瘤的准确性、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93.2%、94.7%、87.5%,与文献报道大致相仿。而B超相应数据分别为8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