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飞云江流域玄武岩残积土滑坡的降雨入渗柱状试验研究

来源 :中国地质学会2017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ilawangyu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飞云江流域位于浙江东南沿海地区,常年遭受台风暴雨袭击,引发了大量的地质灾害(韩晖,2005),造成严重的财产损失和大量的人员伤亡等,例如2004年的第14号"云娜"台风在浙江乐清引发21处地质灾害,造成42人死亡、倒塌房屋288间(施素芬,2006;薛根元,2006);2005年"泰利"台风在浙江省引发20处地质灾害,导致17人死亡,经济损失高达2000万元(陈光平,2011;娄伟平,2014);2015年13号台风"苏迪罗"在浙江引发200多处地质灾害,造成4人死亡.台风伴随的暴雨是诱发滑坡灾害的主要因素(李鹤,2011;Brand EW,1984),因此,基于降雨入渗规律,研究飞云江流域滑坡灾害对政府管理部门防灾减灾具重要的科学意义(陈洪松,2006).飞云江流域广泛发育玄武岩残积土,该类土休松散、可塑、具有膨胀性,在人类工程活动及强降雨作用下极易引发滑坡灾害。因此,近年来,随着极端气候频发和基础设施快速建设,玄武岩残积层滑坡灾害风险与日俱增。我国玄武岩滑坡的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但针对这种滑坡研究较少,特别针对台风暴雨进行的相关性研究处于空自状态,因此,为掌握玄武岩残积土滑坡的成灾机理,本文选用玄武岩残积土典型滑坡—马济头滑坡设计了柱状实验,模拟不同降雨工况条件下土体内地下水入渗规律,对此类滑坡的防治及预警预报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其他文献
综合利用3S技术、遥感图像数字化处理技术、虚拟现实和全数字摄影测量等高科技,通过遥感图像的正射影像处理、多类型遥感图像融合、高精度DEM生成和影像复合等工序生成的遥感三维影像具有真实、客观、生动、信息连续、宏观观测等诸多优势.本文以西藏狮泉河电站地区为例,通过不同地层不同岩性所具有的特性及分布状况,对西藏狮泉河地区地层、断层规模、性质、断面产状等信息进行遥感地质解译,以解决在实际工作中西藏高海拔地
孔隙结构是控制页岩气吸附和渗流能力的关键因素,煤系页岩孔隙结构的研究对于煤系页岩气的含气性评价和勘探开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目前研究孔隙结构的方法有很多,通过各类高分辨率电镜及X-CT可以观测孔隙形态、大小及分布,实现页岩孔隙结构的定性表征;气体吸附、高压压汞实验(MICP)、核磁共振(NMR)和中子小角散射(SANS)等方法则可以获得孔径分布和孔渗参数,定量表征页岩的孔隙结构(于炳松,2013)
狮泉河电站地区位于属西藏阿里地区,狮泉河镇,地理坐标分别为东经80.00′-80.35′、北纬32.30′-33.50′.在我国是多金属成矿带的重要地区.在前人1∶50万、1∶20万区域化探的基础上,对狮泉河电站地区的1∶5万地球化学数据进行了全面分析,并初步筛选出一批具有重要找矿意义的异常,为未来找矿部提供指示意义.
锗是一种典型的稀有、分散元素,在洋壳中的丰度1.5ppm,陆壳中的丰度为1.6ppm,在自然界中主要呈分散状态分布于其他矿物中.在自然界中不存在锗的独立矿床,人们均是把锗作为共生、伴生资源加以研究利用.世界煤的锗平均含量为2.2ppm,中国煤为2.78ppm,但是在一些情况下,锗会在煤中明显聚集,达到富集,如云南临沧、胜利乌兰图嘎、伊敏五牧场.现代工业中,锗来源的一个重要方式就是在煤中提取.近年来
应用地球化学理论从微量元素角度分析煤炭成为了研究热点和前沿.煤中含有的微量元素众多,稀土元素是一组备受关注的对象.稀土元素具有某些特殊的地球化学性能,其分配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供成煤物质来源的信息.以稀土元素为突破口研究煤的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往往能有较大的发现.高有机硫煤形成地质背景特殊且复杂,国内报道广西合山、扶绥,湖南辰溪,四川安县,云南砚山,贵州贵定等地有分布.广西上二叠统合山组含煤岩系
目前煤炭行业面临严峻的挑战,为了煤炭行业健康发展,除做好煤的文章外,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向煤系共生伴生综合矿产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方面发展。积极探索煤系矿产综合勘查、清洁利用煤炭资源的管理模式和核心技术,为鄂尔多斯率先建立煤系矿产资源综合勘查、综合利用,实现规模化、产业化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研究区位于鄂尔多斯盆地东北部,伊盟隆起的东部,区内岩浆活动不发育,出露地层以中、新生代地层为主.中-下侏罗统延安组是该地区的主要含煤地层,也是本次研究的重点层位.研究区内的煤类主要为不粘煤及少量的长焰煤.本文通过单井相划分,古地理恢复,从垂向和平面两个方面分析了沉积环境对煤质的影响.
福建省经过50多年的煤田地质勘查,硕果累累,至2012年,垂深600m以浅的预测区,已基本勘查完毕,进入深部勘查(600m至1500m垂深)阶段,找煤和勘查的难度越来越大.多年的煤田地质研究和勘查工作成果表明,福建省主要含煤层位二叠系童子岩组的沉积环境较稳定、聚煤规律较清楚,决定煤炭资源现今赋存状态的关键是成煤后期的改造作用.查明构造作用尤其是缓倾角断裂系统对含煤岩系的影响程度,是深部找煤和勘查的
滇东北的鲁甸县是我国乌蒙山连片扶贫区的贫困县之一,也是我国地质环境脆弱和地质灾害高发的区县之一,地质灾害严重制约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2014年8月3日16时30分在鲁甸县龙头山镇(27.1°N,103.3°E)发生Ms6.5级地震,震源深度12千米,108.84万人受灾.本文基于鲁甸县龙头山幅(G48E006006)地质灾害调查和对典型地质灾害点剖析研究,得出震后地质灾害发育特征与分布规律.
位于云南东北部的鲁甸县是我国地质灾害高发的区县之一,2014年前,县域内共有各类地质灾害隐患点248处,其中滑坡158处;2014年"8.03"鲁甸Ms6.5地震后,县域内共有各类地质灾害隐患点增至671处,其中滑坡382处,崩塌244处,滑坡崩塌占地质灾总数93.3%,是鲁甸县主要的地质灾害.通过在区内开展1:5万标准分幅地质灾害调查,查明了龙头山镇图幅地质灾害发育分布特征与孕灾地质背景条件,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