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电线路全过程机械化施工与模块化设计

来源 :中国电力规划设计协会送变电设计技术交流会暨送变电专家委员会2015年工作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andanem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介绍了在输电线路建设中,通过采用新技术,提高施工机械化水平,从临时道路修建、物料运输、基础开挖、混凝土施工、组塔施工、架线施工、接地装置敷设等七个方面进行综合考虑,建立起设计、施工一体化的基本条件,实现了输电线路建设全过程机械化.模块化设计与机械化施工相互影响、密不可分,模块化设计成果对于推进全过程机械化有重要意义.
其他文献
变电站设计正朝着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方向发展,环保理念成为其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变电站建筑照明的优化设计便成为变电站优化设计的一项重要工作.随着LED技术的发展,LED照明已开始进入室内照明领域.500kV常熟南变电站工程正是引入了LED照明技术,实现了室内照明设计的优化,节能效果非常明显.本文将结合该站的室内照明设计,对比LED照明与传统照明两个方案,论证LED照明在智能化变电站的可行性与优越性,
结合浙江金华±800kV换流站桩基工程施工实例,对泥浆护壁冲孔、长螺旋+冲孔、旋挖成孔三种成桩方案从施工工艺、工期、场地适应性、成孔质量、成桩质量、费用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超高压输电线路招弧角能提高线路的安全性,其电晕特性对相关设计具有重要意义.运用了三维有限元法计算分析了500kV超高压输电线路绝缘子串招弧角的场强分布,考虑了棒形招弧角安装数量、端部球离绝缘子串距离、端部球径、招弧角间隙对招弧角电晕特性的影响,对比了计算结果并分析了原因.有限元法对研究招弧角电晕特性是可行且有效的.
本文首先论述了次档距振荡对输电线路的危害和国内外常规的处理措施,对分裂导线最大次档距取值的主要遵循的有关理论进行了阐述,主要为抗扭转和抑制次档距振荡.然后,本文对±800kV特高压线路6×JL/G2A-1250/100大截面导线的次档距振荡特性进行了算例分析,从覆冰和不覆冰两种情况下的次档距振幅进行了计算,得出了不同覆冰下满足条件的最大次档距取值,同时对导线扭转恢复特性进行了计算分析,得出扭转恢复
准东~华东(皖南)±1100kV特高压直流输电线工程长江大跨越工程跨距大,耐张段长,通航要求高,选择合理的导线是工程可行的关键.对6分裂640mm2铝合金截面等共8种特强钢芯高强铝合金绞线导线方案进行综合技术经济比较.在满足系统输送容量和电磁环境要求下,从跨越塔塔高、杆塔水平荷载、垂直荷载、纵向张力及电能损耗、材料价格等方面进行计算,并用年运行费用法按不同电价、利率对年费用进行分析比较.对比选出的
组合角钢是由分肢角钢通过填板缀合而成的,计算扭转回转半径时,填板考虑与否对结果影响较大.本文通过对扭转回转半径的推导,提出在计算构件扭转承载力时应考虑组合角钢的填板刚度,按照钢结构设计规范中填板的抗扭惯性矩折算简化方法,得出了在常规主材长细比下扭转屈曲稳定在十字组合角钢的承载力计算中不起控制作用,为架空线路结构设计中组合角钢的抗扭性能设计提供了设计方法.
为了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也为了国内工程设计人员正确的使用国外设计规范,选取国内外有代表性的输电线路设计规范,对国内外输电线路工程常用的钢材、螺栓、螺母的材料性能进行了比较研究.所得结论可供工程设计人员参考.
针对某±800kV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典型直线塔,利用ANSYS软件建立铁塔有限元模型,进行模态分析,得到该塔的自振周期和振型.找到了铁塔的薄弱部位,得到了该塔的风振系数,为计算风荷载提供了依据.
输电线路工程中应用景观塔,不仅能发挥输电功能,也能与环境相协调.依托国网忠田-湄洲110kV线路工程设计竞赛,结合闽南建筑特点、“船政文化”理念及线路工程附近的人文环境,提出风帆型景观塔设计理念.本文通过有限元数值模拟,对风帆型景观塔在外部荷载下的位移、轴力、弯矩进行分析,为后期施工图设计及真型试验提供依据.
为了使双柱悬索拉线塔这种结构形式在满足相关要求的前提下总重量达到最小,现采用分层优化的思想基于免疫遗传算法对拉线塔进行优化分析.先将实际拉线塔结构做了适当的简化,建立拉线塔的有限元模型;采用编制好的程序对拉线塔在拓扑构形和节点坐标都已确定的情况下的进行了以结构总重量最小为目标函数的拉线预拉力优化以及相应的截面尺寸优化,通过立柱角钢截面型号的改变来自动选择最优截面,减少用钢量,既保证拉线塔结构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