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OCT图像灰度值定量研究牛恒牙早期人工脱矿

来源 :天津市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第30次学术年会暨生物医学工程前沿科学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ghyxx_09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笔者通过光学相干断层摄影术(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对牛恒牙不同酸蚀脱矿时间处理区进行成像,利用MATLAB测量不同脱矿区的平均灰度值并进行比较,探讨平均灰度值作为参数指标用于量化分析早期龋变的可行性,为OCT技术用于定量诊断早期龋变提供实验依据。研究结果表明:平均灰度值作为OCT的一个参数指标用于人工脱矿的研究,有利于提高OCT用于早期龋变检出的准确性并实现了量化分析,探索了一条较为客观的量化研究早期龋变的新途径。
其他文献
目的:为全面实施卫生部“农村妇女宫颈癌检查项目”,通过健康教育和为本地区35-59岁农村妇女进行生殖道感染及宫颈癌检查等方式,提高宫颈癌早诊早治率,降低死亡率。方法:吉林市丰满区于2009年11月11日正式启动卫生部“农村妇女宫颈癌检查项目”,并于2009年11月13日~2009年12月31日完成了辖区2107名适龄妇女生殖道感染及宫颈癌检查任务,宫颈脱落细胞涂片2107人,采用巴氏涂片及TBS描
目的:探讨宫颈薄层细胞学检查(TCT)和HPV检测联合筛查在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诊治和随访中的作用。方法:对2006年进行细胞学检查异常,且组织病理学诊断为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的患者共135人进行病例回顾性总结,并在2006年至2009年进行连续随访,对其进行TCT和HPV检测。结果:(1)73例高危型HPV阳性的患者中,15例为ASCUS,3例为ASCUS-H,28例为LSIL,27例为H
目的:探讨花红胶囊协同抗生素治疗急性盆腔炎(湿热瘀结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1例急性盆腔炎(湿热瘀结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基础治疗组41例)。两组均采用二联基础治疗抗生素(左氧氟沙星联合替硝唑或哌拉西林舒巴坦钠联合阿奇霉素),治疗组加用花红胶囊。疗程7天。观察临床症状、体征、中性粒细胞、盆腔包块直径、盆腔积液深度等疗效指标。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70.0%)与对照组(56.1
目的:初步了解未婚人工流产青少年生殖道解脲脲原体(UU)和沙眼衣原体(CT)的感染率及其与年龄分布的关系。方法:对来院要求行人工流产的未婚女青少年按照年龄分为A、B两组,A组年龄20岁且0.05);A组、B组CT阳性率分别为25.4%(16例)、21.4%(21例),两组CT阳性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未婚人工流产女青少年UU、CT检出率较以往报道正常体检人群检出率偏高,与年龄分布未
为了解某院输卵管妊娠患者下生殖道性传播疾病病原体分布情况,并对解脲支原体药敏结果进行分析,探讨本地区女性下生殖道感染的病原微生物与输卵管妊娠的关系,为临床治疗提供用药依据,减少病原体迁延感染,降低输卵管妊娠再发生率。对135例输卵管妊娠者(研究组)和68例卵巢囊肿、子宫肌瘤患者(对照组)宫颈分泌物进行性传播疾病(STD)病原体检测、分析,对解脲支原体阳性者进行药敏试验:并对其临床病史资料、术中情况
目的:研究两种阴道pH环境对白假丝酵母菌二相性及其粘附性的影响。方法:测定pH7.0和pH4.O环境下阴道白假丝酵母菌孢子相和菌丝相对阴道上皮细胞(Vaginal epithelial cell,VEC)的黏附率。结果:无论在pH7.0还是pH4.0环境下,菌丝相的黏附率均高于孢子相,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抱子相和菌丝相在pH4.0环境下的黏附率均高于PH7.0(P<0.001)。结
光学相干层析成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因其高分辨率、无损、适合在体操作等优点,适于早期龋甄别检测。但由于系统中存在的噪声,使得图像失真,影响其成像的清晰度,从而为早期龋临床诊断带来困难,故为了便于利用光学相干层析成像技术重建牙齿的原貌信息,需要对其进行去噪预处理。笔者旨在寻找一种适于光学相干层析成像早期龋检测的实时去噪算法。通过采用平均曲率流滤波(no
本文通过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技术(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系统对不同的pH循环法建立的两个光滑面早期人工龋模型的成像与定量检测,探讨OCT用于定量检测早期龋的应用前景;并筛选更接近自然龋的人工龋建模方案,为早期人工龋的体外研究提供实验依据。研究结果表明:OCT能够使未形成龋洞的釉质早期龋清晰成像,其对釉质表层下信号增强区域的成像灵敏度较高,同时,与组织学方法比
随着对龋病病因、发展进程的深入认识及多种防治方法和氟化物的广泛使用,龋病的发病率已逐渐下降。其中光滑面龋与邻面龋的发生下降最明显,(牙合)面龋在龋病中所占比例增加,因此(牙合)面龋的早期诊断和预防其进一步发展成为龋病防治中的重要环节。笔者实验利用弱相干光干涉仪的基本原理及龋损牙釉质在偏振光下由原来的负性双折射转变为正性双折射的特性,分别采用光学相干层析技术和偏光显微镜技术检测人工早期(牙合)面龋,
早期根龋是位于牙颈部牙釉质和牙骨质交界区以下牙根组织表层的脱矿性改变,肉眼很难分辨,检查仪器也不容易探查到,而借助新兴的的检测方法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技术(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可以非接触无创探查到早期根部龋变。笔者实验采用自研全光纤口腔OCT系统对人工制备的不同脱矿时段的人离体牙根面早期脱矿模型进行扫描成像,得到脱矿区图像,并在脱矿72h时段与偏光显微镜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