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文教学在康区学校教育中的作用

来源 :中国民族语言学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kher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一直提倡在少数民族聚居区施行民汉双语、双文教育。本文以川西藏区的、甘南藏区的个别学校为例,介绍藏文教学在康区学校教育中的作用。历史上藏文作为书面共同语,带有超方言性质,字母读音及拼读法因地而异。传统上,康区寺院里一直使用藏文拼读当地语言。而学校从事藏文教学的老师,多是由外地引进的,藏文教师不是按照当地语言的语音进行拼读教学,而是按照他们个人所学的藏语方言,有的按照拉萨音,有的按照夏河音进行拼读教学,这类藏文教学与当地藏语方言土语语音差别大,导致当地人学习藏文效果很差,藏文文盲很多。
其他文献
通过对伊宁市解放路街道、伊宁市斯大林街道、伊宁市汉宾乡发展村、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孙扎旗镇阿帕尔村、爱新舍里镇乌珠牛录村、爱新舍里镇依拉齐牛录村、孙扎齐镇孔扎齐村、克鲁盖西街区、察县果儿敏西街社区的300户锡伯族入户语言使用抽样调查,用SPSS22.0分析统计,认为,新疆锡伯族语言使用有如下特征:国家通用语言普及率达到98%以上,60%45岁以上的锡伯族人会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语言,以汉语、锡伯语、
凉山彝族自治州是全国最大彝族聚居区,有250多万彝族人,相当部分彝族人至今还不会说汉语,彝语是彝族人主要交际工具。西昌是凉山州州府,是凉山彝族自治州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户籍人口为80万,各乡镇都有彝族分布。近年来,来自农村的彝族农民大量涌入西昌市,改变了城市彝语使用的比例。为了进一步了解西昌市的彝语使用情况,本文采用问卷、实地调研、个别采访及综合分析的方法,到西昌市内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学校医院、
语言使用情况,既是一项重要国情,又是国家进行语言规划、制定语言政策的依据。目前公开出版的语言使用情况报告、论文和专著汗牛充栋,我们要了解这些信息,需要大量阅读,不仅费时费力,而且很难看到全貌。本文提出绘制中国语言使用情况地图集的设想,用地图来展现我国的语言使用情况,把语言使用国情可视化,不仅直观明了,而且可以在此基础上展开深入研究,比如统计分析等,为语言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
会议
侗文是新中国成立后中央政府批准的少数民族新创文字之一。作为侗族人民思维和交际工具及侗族文化的载体,新时期的侗文理应在侗语文教学、侗语文出版传播和侗语文信息处理及社会推广应用等领域发挥更大的作用。因此,如何根据侗文近60年试验推行实际和经验教训,进一步推行发展侗文、壮大其社会应用,成了需要认真探讨的现实问题,本论文拟就这些问题提出粗浅意见。拼音侗文社会化应用主要涉及四个方面的问题,一是侗文社会应用的
本文介绍了民族地区民族语文使用、翻译和传播的现状,分析了民族地区民族语文翻译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实施民族语文翻译出版工程,加大民族语文翻译服务力度,助推民族地区精准脱贫的观点.我国少数民族人口有1.14亿,约6000万人使用本民族语言,相当于英国或法国人口,约3000万使用本民族文字,相当于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人口总和.在许多少数民族地区,民族语言仍然是日常生活中的主要交际工具.当前,加强民族语文翻译工
会议
现代维吾尔语是在近代维吾尔语(察合台语)的发展基础上,20世纪20、30年代逐渐形成的中国少数民族语言之一。现代维吾尔语的文学语言标准的确定也经过了不少争论,最后才选定为伊犁、七河地区方言为主,喀什、费尔干方言为辅的原则。当时为什么把伊犁次方言选定为现代维吾尔语文学语言的主要标准?为了答复这个问题我们要研究维吾尔语伊犁次方言的本性特点、形成过程和当时的历史背景等多方面的因素,其当然包括语言的内部特
就世界范围来看,语言濒危是一种历史发展趋势。造成语言濒危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有自然的原因,也有一些非自然的因素。一方面,语言接触是造成语濒危现象最主要的一个原因。同时语言濒危现象的形成也与语言状况和民族经济、社会形态、文化结构以及通讯手段、交通工具的发展有间接的关系;另一方面,语言濒危现象也可以说是社会进步和发展变化的结果。若目前处于濒危状态的语言是由于各种社会、经济、历史、文化、语言使用人口以及
会议
博嘎尔(珞巴)语是珞巴族博嘎尔部落使用的一种无文字语言,主要分布在西藏自治区林芝市米林县以南地区。在我国实际控制区内部,博嘎尔(珞巴)语的使用者目前有1400余人,主要集中于米林县南伊珞巴民族乡的才召村、南伊村、琼林村等行政村。中国实际控制区内的博嘎尔(珞巴)语使用情况较为复杂,总体呈现出一种极度濒危但又暗藏生机的特点。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为傈僳族创制了以拉丁字母为基础的新文字,并在社会上推广使用。这一语文规划过程虽然有一定的时代推动力,取得了一些成果,但由于没有充分考虑傈僳族老文字使用的群众基础和基督教的社会影响,导致上世纪80年代以降新文字不断被恢复使用的老文字所挤压,逐渐淡出了社会生活领域。新老文字的使用和认同变迁,对当前傈僳族语言生活和文化教育活动产生了不小的影响,比如民族教育、双语教育未被充分重视,使用广
会议
我国是多民族、多语言的国家。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双语(少数民族语言与汉语)教育一直被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在新形势下,如何加强少数民族语言的开发利用,不仅关系我国语言生态和少数民族的文化传承,还关系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有效推进;同时,作为思想、信息交流的族际间共同使用的语言工具,汉语文的准确运用一直是各民族经济、文化往来的前提之一。双语教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我国语言学界,越来越多的学者关注汉语与少数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