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穴在旅游景区组成中的主要类型

来源 :全国第二十届洞穴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oogar0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过对全国主要洞穴在景区组成中的地位、比例和重要性分析,将洞穴景区分为四种类型:由洞穴独立形成的景区、以洞穴为主形成的景区、洞穴为重要景点之一的景区、以洞穴为辅形成的景区.这种洞穴分类系统的建立,有助于对洞穴景点的开发利用规划和对外形象宣传.
其他文献
中国旅游洞穴发展的两大对策的论述,目的就是把中国的旅游洞穴事业做大做强。通过对旅游洞穴的可持续和健康发展提出了评选年度最佳洞穴奖和年度十大洞穴人物奖来促进洞穴的经营、管理和营销.
本文通过对“百福司玉龙洞、月亮洞”沉积物类型、地质背景和发育过程进行研究,初步结论为:玉龙洞是咸丰断裂带上,地表水与地下水共同溶蚀的结果,沉积物类型丰富;月亮洞为廊道状洞穴,洞内崩塌遍布,是地下水排泄、物质输运的通道,沉积物较少;卯洞为山体底部河流沿裂隙冲蚀溶蚀的结果,为伏流型洞穴.
海南琼中乘坡河石臼群是我国罕见的地质奇观,河床上分布长约1000米,宽约100米的石臼群,其数量之多,体形之大,造型之绝妙,有臼中套臼,臼外连臼,千姿百态的石臼.其形成奇异、成因各说不一,有“冰臼说”,有“水力磨蚀说”,归终石臼成因是在特定的地质地貌和水文条件下形成的,其景观资源独特,在中国乃至全世界都是罕见.有科考、科普、科研价值和旅游开发价值.人类要保护好这些珍稀且不可再生的石臼资源,有必要在
洞穴遗址生态旅游是一种旅游价值很高的资源,也是喀斯特地区一种遍在性资源,本论文以广西柳州白莲洞洞穴科学博物馆为例,通过对洞穴遗址生态旅游进行调研与分析,从生态学、管理学、经济学、旅游学等相关知识和理论,提出洞穴景观的生态旅游措施、机制和方法,以期对实现洞穴遗址生态旅游景观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借鉴作用,并对洞穴生态旅游其旅游开发提出建议.
重庆丰都县都督乡师家嵌天坑溶洞群的考察收获颇丰,其洞内的次生沉积物种类丰富,具有较高的科学价格.2013年11月,为了获取天坑溶洞群的生物、水文、岩溶结构等基本数据,以及它与周边洞穴的关系,重庆洞穴探险队采用了国际通用的洞穴测量方法,运用激光测距仪、方位仪和倾角仪,辅以CAMPASS 洞穴成图软件对天坑溶洞群展开了全面的调查和测绘.结果显示:(1)师家嵌天坑在平面上为类椭圆形,口部直径为207-9
大数据技术发展至今,已从提高生产工作效率向更高级智能阶段的发展.无处不在的信息感知与采集终端为采集海量数据提供了必要条件.本文介绍中国地质科学院通过整合改造构建的岩溶地区多源异构数据的大数据应用资源。根据岩溶地质数据库根据总体框架设计,岩溶类地质数据整合已取得初步进展,已经启动生产加工的一批岩溶地质专业库及数据产品,成为适应大数据应用的岩溶地质基础数据资源。这批数据资源已经在科研、生产、社会经济发
于2004年由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与中国地质科学院信息中心共同建立了岩溶洞穴数据库,收录了国内1000余个岩溶洞穴的数据资料,但相关配套数据资料不够完善,随着洞穴专家的进一步研究与探明,积累更新了更多的专业资料.本文在此基础上收集整合更新岩溶洞穴资料,选取了其中100个重点研究洞穴进一步补充完善,建立了中国重点岩溶洞穴数据库.本库收录了我国的100个重点研究岩溶洞穴的相关专业数据资料,数据
中国地质科学院信息中心与岩溶地质研究所合作,建立了基于ArcGIS的岩溶天坑空间数据库,并开发了基于ArcReader的岩溶天坑的离线数据产品.该数据产品采用轻量级的、免费的ArcReader软件构建的,用户可脱离庞大的、昂贵的ArcGIS软件平台离线使用的岩溶天坑空间数据产品,从而进一步促进岩溶天坑数据的共享应用,为科学研究、地质遗迹环、规划、环境保护及旅游等领域用户提供数据服务.
水龙洞规模不大,但次生化学沉积物发育密集,小巧玲珑,形态多样,造型优美,同时洞中石旗和石帘发育较为典型,形态逼真,规模较大,具有一定的旅游观赏价值.根据洞穴形态特征和景观自身特色,运用科学研究选择游览路线、灯光及导游设施布置来进行洞穴旅游开发.
在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一张图”数据库基本框架下,中国地质科学院信息中心与岩溶地质研究所合作,矢量化80、90年代出版的4幅岩溶图,包括:1∶400万中国可溶岩类型图、1∶500万中国岩溶环境地质图、1∶400万中国岩溶水文地质图、1∶600万中国岩溶塌陷图.制作基于ArcGIS 的1∶400 万电子地图数据产品,实现不同比例尺,不同数据资源互相叠加使用,推动国土资源信息化及科学与数据共享的步伐.